第五百一十七章 祭台求雨

几人立时止话,生怕被他拿住话柄,回头闹出去,说他们是官衙的官吏,若官吏如此,百姓们还不得效之。

四位粉裳祈舞女停下了舞蹈,退到四方静立,祭台的中央,陈蘅跳得越来越快,在那铃声之中,还有低唱之音传来,早前原是艳阳高照,竟有春风拂面之感,山边亦有乌云汇聚。

风,从微风到中风,最后更能感到一阵春寒料峭之意。

虽至三月,桃树花蕾早绽,至今未开。世人都说,今年的桃花迟迟不开,乃是大旱、太热,桃花开时必有倒春寒,一冻再一暖,方得盛放。

陈蘅还在倾情地跳舞,手掐、浅唱、步法、姿式不能错了半分,她虽练习无数遍,可真正用上还是第一次。

有人感觉到冰凉的东西落到脸颊,大叫一声:“下雨了!真的下雨了!”

一滴,又一滴,豆大的雨滴从天而降。

一声春雷划过天际,所有祭台的百姓仰头望天。

雨滴越来越密,越来越大,有百姓欢叫起来。

陈蘅变了嗓子,高声道:“大家都散了吧。这场雨会下一天一夜,明天之后,会进入倒春寒,百姓们多穿衣,雨后可以下地耕种。”

有老者高呼:“谢神女为永乐邑求来甘霖!”

“谢神女!”

百姓齐声高呼。

陈蘅依是变着嗓子,“都回去吧,七日之后我会再上祭台求雨。”

钱县丞向前几步,高声道:“往后不必各镇备祭口,下次长河镇,再下次是河滩镇、再下次双坪镇,以此类推,所有祭品,祭祀完毕,由各镇带回,由各镇百姓处理。我们官府和县衙不会得百姓任何贿赂,即便是祭品也不行。”

百姓们纷纷赞着“好官”,又有夸神女好本事的。

此刻,莫氏与谢氏坐在瑞华堂,看着从天而降的雨,“还真下雨了。”

谢氏问:“母亲可知求月的神女是谁?”

莫氏自是知道是陈蘅,但这事她不能说,一旦说出去,必生风波。

“听说是幽兰寺悟缘大师引荐来的,他引荐何人,大师不说,旁人又如何知道?”

莫氏恐谢氏再追问,又加了一句,“永乐县此次到底是受惠于幽兰寺了。”

有了雨,百姓们就能耕种,粮食到了地里,天气暖和,很快会发芽生根。

晰沥沥的豆大雨滴下了一个时辰,之后化成了牛毛细雨,又下了一天一夜,待次日天明,又转马浓密的大雨,屋檐有如线的雨水落下,天地间织成一张雨幕。

韩姬将信将疑,明明早前没有半点下雨的样子,可陈蘅跳了那奇怪的舞蹈之后,真的就下了,难道这就是真正的帝凰女,是承天命之人,连上天也会护佑。

“郡主,天气转寒,小心着寒。”

韩姬将一件素白的袍子披在陈蘅身上。

“小银去哪儿了?”

燕儿正捧着点心上来,“这貂儿近来爱吃鱼,郡主花园荷花池的锦鲤被它偷吃不少,那边的管事婆子恨不得将它的皮剥了。”

水中央的,银貂却不愿下河抓。

真的下雨了。

悟非大师缠着悟缘问原因,“师兄,你是如何算出那位女施主有祈雨之术?”

悟缘笑而不语,“师弟不妨问师父。”

“师父在修佛禅,打扰不得。”

悟非大师会看风水,会渡亡魂,更精通诵经、佛禅,可是他不会看面相,也不会算命,但他不会的,悟缘却是个中高手,甚至能卜出哪一日会来贵人,是什么样的贵人?

悟缘望着县城方向,“永乐邑今年之后,必转旺势。”

“师兄还会占卜一县运势?”

“大到国运,小到人运。”

第一次,悟缘用带着骄傲的神色说话。

师兄会的,是师父所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