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不提亲?
八皇子想到初识张萍,就被她凶巴巴的样子给吓住。
想起来略有迟疑。
要是娶回去,天天给他摆脸色,他也别过好日子。
“听说太原王氏将入永乐邑,王玄龄可是出名的老狐狸,要知道本县有这么几个奇女子,指不定就让他的孙儿前来求娶,八公子再不动手,就娶不上喽。”
博陵王都能娶南国贵女,八皇子再娶一个也没什么。
要一统天下,若娶南国贵女,反而有助天下大势。
大长老的儿妇也是南国人。
燕楚的嫡妻是北国人,后宅的两位侍妾可是十打十的南国人。
这一年的夏天,似乎是个好日子。
就连杨宅也有几个媒人登门,或是求娶郑夕儿,又或是求娶杨瑜。
郑夕儿一见媒人就躲。
杨瑜则直接呼道:“嫁人?嫁什么人?我在官衙为官,还需要嫁人,明明花着我的嫁妆,却说在养我,本娘子不受那闲气。”
这话传出去,又是在县城议论了一阵子。
不管如何,张母权衡之后,物色了几个人选,学了莫氏的样儿,将名单放到张萍跟前。
“阿萍,冯县主都辞了主簿一职,荐了未婚夫王三郎去当差。这女大当嫁,你可不能再去了,我瞧司法一职还是引荐你弟弟去。回头我拉下了脸面,去陈府向老夫人求求情,有你和你父亲帮衬着,他也能办好差。”
乱世之中,当个小官也算是官,就跟在都城有官的和没官的,出门脸面和地位都不一样。
张萍想到唯一一次心动的人是王灼,对其他男人,她都觉得恶心。
嫁人,开什么玩笑。
弟妇比张母更热心,拉着张二夫人在外头给她挑人。
弟妇热心,是想让张萍早些嫁人,只要她一订亲,这县衙的官就不能再做,由夫主顶上,她也能当个官夫人,出门亦有面子。
说是借,不如说是强夺。
一旦借了,她就不准备再还。
莫氏看信后,找了太上夫人叫苦。
太上夫人摇了摇头,“以前在我跟前,不似这等人,而今行事倒越发像她父亲,张狂,没个拘束。”
龙生九子,个个不同。
太上夫人生了几个儿子,除了次子,个个还算成器,偏生最有才华的一个,却是最自私的一个,只顾一味的任性妄为。
莫氏道:“说是悟缘大师说的,她是帝凰女,乃是天命所归的凰女,能助大晋国运,因着这儿,便是皇贵妃与太子也偏着她。”
被人捧太久,莫静之有些飘飘然。
现在的她,再不是曾经无欲则求的淑女。
这会子莫氏伸手扶起王灼,“好灼儿,往后,我就是你义母,遇到难处,只管来找我,阿蕴是你义兄,也是你长兄……”
陈蕴与妻子、陈薇刚进来,听说莫氏收了王灼做义子,也是喜上眉梢,“母亲,这可是件天大的好事,待我们一出孝,就摆摆酒宴,好好热闹热闹。”
陈蕴对王灼有爱才之心。
莫氏唤了邱媪,拿着一只荷包,“你现下不易,先拿着花罢。”
很明显,里头装的是银票。
“义母也是母亲,我让你长兄给你预备一份家业,你可不许推辞,这是我的一份心意。”
陈蕴知道:“母亲,我带三弟去书房说话。”
“去罢。”
王灼本想将银票还回去,可莫氏已经说了这话,他亦知道,整个永乐邑,最有钱的是陈蘅,其次是陈府与冯娥,再是莫家。
莫家的家业还是陈蕴帮忙置下的,虽有店铺、宅邸、田庄,到底是新置的。
莫老夫人问道:“永乐,听说太原名士王玄龄给你写了拜帖,请求来永乐定居?”
“是有这回事。”
近来,寻陈蘅的人不少。
莫家的四位夫人都私下寻她,陈筝想给自己娘家父兄在这里置一份家业安居,只是县衙明文规定,置业也得照了规矩,而莫家是早前置的,不受这规矩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