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正的身份文书全都是伪造的,上头写的是祖籍北地清河人氏,可清河早在几十年前就是北燕,他父祖迁入颖川某镇,以开私塾为生,当然这是顶了某镇一对唐姓父子的身份,就连其母也成为一个乡绅的女儿,其妻也寻了姓氏同姓之人。
以前没人彻查,可这次赴任,就连唐正的母亲也特意将自己的身份苦背了一番,唐正的妻子就不屑说,那是将自己的身世背得倒背如流,甚至还到那地方去“走亲戚”,也熟悉那里的山水,免得被人发现异样。
陈蘅主持庆宴,县衙内司法、司户、司工、造林等各房大小官员尽皆参加庆宴,羡慕者有之,盯着县丞位置的人亦不少。
午宴结束后,众大小官吏方才散去。
刚回陈府,陈蕴就寻了过来。
“妹妹,县丞一职空缺,你打算用何人接任?”
长兄极少关注官衙任免之事,他问出来,必是有所打算。
“长兄以为呢?”
陈蕴落坐一侧,笑问:“三舅家的几位表兄弟如何?”
“三舅会同意他们出仕,这可是县丞,官不大。”
再不大,这也是官,而且是这地方的官,家中有人为官,给百姓的感觉总是不一样。
“四表兄、九表兄皆有意,就连上回我去莫府,三舅母担心十一表弟太嫌生出事端,表弟从武。这两关勇卫一直是县尉在管,你看是不是……改成我们自家人来掌管。”
现在的县尉可是慕容慬的人,否则,这水帮、太平帮的人也不会进入自如,若是换了人,以莫十一郎的性子,万一感了兴趣,追查一番,必会发现其间的端倪。
陈蘅道:“我正要成立一支城卫营,不如就交给十一表兄。”她顿了一下,“入邑有两处关隘,若一旦那边发生异常,就得增援,掌十一镇的镇卫所,护卫一城十一镇的安全。具体责任,长兄带十一表兄去找钱县令,他会告诉他此职的重要。”
接手之后,还要招募一批城卫兵,人数不算太多,也会有不少,就是关隘勇士也会分批调回接受军训。
冯娥得暇待嫁时,又写了一份详细的规划书出来,用不知情的人话说“冯娥妙思无穷,常令看者拍案叫绝”。
陈蕴问道:“这县丞一职……”
陈蘅微微蹙眉,“长兄以为,四表兄与九表兄谁更堪大用?”
“四表兄行事沉稳,但九表兄性子更似三舅,三思而言,慎虑而行,不若官场便罢,一入官场,其能力不比钱武差。”
二长老微微点头,“事办得漂亮,圣女与帮主那边,我自为你请功。”
弟子唤了几个人,蒙上脸,混杂在人群里,大吼道:“畜\牲!他们全是畜\牲!我去了趟舅家,我家人全死了!我娘多年前就有旧疾,怎会是瘟疫,竟被太守这恶人封死在屋里,我那十三岁的妹妹也被活活饿死。人死了,还不给我留全尸,将我娘与妹妹烧成了灰!恶贼!就是你们把瘟疫带给全城百姓的,该死!你们全该死!”
年轻弟子神色俱厉地怒骂着,突地拿出一根火把,用火捻子点烧,用力一抛,落到屋顶。
愤怒的百姓想到瘟疫的可怕,有的跟着学样,点烧了东西往太守府抛。
暗自,亦有水帮弟子射出带火的羽箭,屋顶、门窗,着火就燃,不到片刻,就升起了浓烟。
“烧死他们!烧死这个糊涂太守!他该死……”
这怒骂声此起彼伏。
半个时辰后,弟子见无人留意,百姓们都忙着往里头丢火团,悄无声息地退回原来的茶楼。
二长老问左右道:“我们的药材准备好了?”
“太平帮预备了一大船的药材,足够我们平息金陵的瘟疫。”
“帮主怎么说?谁接任金陵太守一职?”
“永乐邑县令唐正。”
二长老道:“唐正……”
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
“唐正这几年在永乐邑做得不错,这是上头要重用他。”
二长老不想用南国人,而是用北国人。
现在的永乐邑是世外桃源,最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即便是升了官职,恐怕唐正未必会欢喜。
事情,比他预想的更顺利,因为他们带来的药材与圣女递来的药方,五日后,城中再无死于瘟疫的人。
各城门都有两口大锅,熬煮着药材。
二长老走在街头,只见一名弟子飞一般地近了跟前:“师父,是帮主的飞鸽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