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怒

据说,被搬到郡主别苑,可那别苑上就转手卖人了。

不可能在别苑,定然是带去了永乐邑。

“禀太子妃,永乐邑传来的书信。”

“快呈来!”

这是陈蘅的字,写得随意又恣狂,上头只写了:“南晋太子妃,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想要六十万两,先送往永乐邑六百万两。有本事,入永乐邑运银子……”

陈蘅不再敬称表姐,而是言辞犀厉、讥讽,更是挑恤。

莫静之一把将信撕得粉碎。

“狂妄,当本妃不敢拿她如何?她的封邑还是陛下所赐。”她沉了沉心,“待我写信给六兄,发兵攻打永乐邑,一旦发兵,就不是一年六十万两,我要一年一百二十万两!”

发兵……

哪来的兵。

如果有多余的兵力,境内的匪贼怎会如此猖獗。

“送信的人呢?”

侍女顿首道:“这信是由小乞丐送来的,送完信就走了。”

这几年,她大手大脚惯了,没了银钱供给,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来人,传欧家、莫家两家的家主议事,没有了荣国府,就真当我莫静之缺了银子。”

她还真缺了银子。

接下来的一个月,两家人虽有铺面,可要开铺子,就得有货源。

而整个都城一夜之间流言四起,全是关于莫静之的。

“太子妃霸占荣国府的家业,还让娘家父兄住到荣国府。”

“听说帝月盟的盟主夫人已然震怒。”

“啊呀,我听人说,太平帮镖行昨日就撤出都城。”

“太平帮离开了?”

“我看到已经有几日没有开门了。”

消息传出,都城各大小商户觉得危机来了。

信的最后,莫静之提出,让永乐郡主每年给她六十万两白银。

陈蘅失声笑出来。

好大的口气!

后面附了莫静之的亲笔书信,言辞灼灼,理由充足,说什么莫氏原是同根同源。

陈蘅眯了一下眼睛。“这件事,晋德帝知不知道?”

知道莫静之如此张狂么?

莫静之现在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长子是皇太孙,女儿是封为荣华郡主,更是独宠太子府,地位超然,她甚至与娘家的母亲和好如初。

就连生母欧氏也因生有莫静之而荣宠起来,被封一品诰命夫人。

远贤者,近小人。

这就是现在的莫静之。

一时张狂,便目下无人。

甚至因为自恃为帝凰女,更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

韩姬道:“据我们的消息,南晋太子妃宠信巫女、道姑,听说她身边有一名神通广大的巫女,还有一个厉害的道姑。”

慕容慬道:“历代朝堂,禁止巫女入世。南晋宠信巫女、道姑,离亡国不远。”

巫女代表的是巫蛊之术,这更是历代朝廷明文禁制使用的,就是后\宫之中,亦不乏有人使用。

韩姬道:“是南晋太子妃听说北燕皇族宠信医族圣女,尤其是殿下与圣女订亲的消息传出后,她不知从何处得到消息,说世外三族:火族、医族、巫族,皆以灵女、圣女、巫女为尊。便重金悬赏寻得南疆巫女一人,常伴身侧,有时令道姑占卜,有时又问计巫女。

巫女听说她就是帝凰女,颇是敬重她,更时时捧着,她身边的道姑也不乏阿谀奉承,更在都城建了巫女馆、女道冠。”

莫静之与太子在效仿北燕。

“一年六十万两银子,莫静之定是在做梦。”陈蘅令人备了笔墨,写了一封家书,亦让家人代转一封信给莫静之,“六十万两银子没有,南晋有本事尽管入永乐邑取银子,希望他们能一路顺畅地抵达永乐邑。”

这封信,陈蘅写得很是霸气、恣意。

“记得在永乐邑兜一圈,让我长兄、母亲瞧过后再发出去,告诉他们,这是我的意思。都城那边,告诉荣国府属下的所有大小管事,暗中变卖所有值钱之物,所有人轻装离开都城前往永乐邑。

传令太平帮弟子,襄助荣国府所属大小管事撤离都城,护送他们平安抵达永乐邑。

荣国府所属大小管事及其家人,走漏消息者——杀!暗通莫静之者——杀!给莫静之留十两银子以上——弃!

他们要尽可能的多带些银钱离开都城!”

莫静之咄咄逼人,霸占了荣国府几年的收益不说,现在还要她每年供奉六十万两银子,得寸进尺,不知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