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想扬起巴掌,一掌击到慕容思的脸颊。
“你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这是莫静之所为,与我没关系。”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慕容想又是一记耳光,“我曾告诫过你,有些人不是你能动的,你给灵慧道姑下毒,每月一枚解药,逼她为你做事。若不是你,灵慧道姑会给太子妃出这主意,让太子妃掌控的欧家去对付陈葳……”
慕容思眼神飘忽。
她以为旁人不知道的事,长兄竟知道了。
博陵王虽不是太子,可慕容想知道,立为储君不过是早晚的事。
燕高帝要重用医族人为将,就必须看重慕容慬,何况博陵王是燕高帝的元后所出,是名正言顺的嫡皇子,无论是才华、武功、领兵等,无一不是皇子里最优秀的。
可慕容思竟自作聪明去算计博陵王妃的娘家兄长,打乱了北燕在南国的大好布局。
慕容想道:“陈葳是永乐郡主的二兄,北燕留他在南疆,何偿没有为己所用的意思。一旦北燕一统天下,要打西魏,自有永乐出面劝服其兄长,需要你多此一举?
你说,是陈葳为南疆主帅对我北燕有利?还是被莫静之掌控的欧大郎有利北燕?
你这个蠢货!我告诫你几回,不要动南疆,不要动南疆,可你听进去了吗?”
他快要被这妹妹给气死了。
陈葳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物,有陈葳在,定能保南疆太平。
当年,慕容慬下大力传授他武功,又授以兵法,原就是有大用的,全被慕容思给坏了。
慕容想冷声道:“我已写信给父王,让他召你回燕京。”
“我不回去……”
慕容想厉声道:“不回去,你还要坏北燕多少大事?原本收服南疆烈焰军,我们不需要费一兵一卒,可你这混账,不会帮忙,就只会添乱。
天眼阁容不得心存私怨,破坏大局之人。”
(续上章)莫氏听人夸她孙儿,比夸她自己还高兴,乐得合不拢嘴。
“阿葳夫妇回来了,孩子就送到他们教养着。阿蕴总说我纵得孩子太皮,这才几岁?就要启蒙读书。而今好了,全由阿葳、东珠去教。”
谢氏忙道:“母亲,你可不能不管我家关关姐妹,你以前说过,若是二弟夫妇回来,三公子、四公子接去琼琚苑,你就把关关姐妹带在身边教养。”
莫氏当即道:“我会教?我会教什么呀?你也教过太子妃一阵子,如今六亲不认,我就是个不会教的,我还是享享清福,念念经、拜拜佛,让佛菩萨保佑儿孙平安健康,我就心满意足。”
谢氏笑了两声,“母亲还年轻呢……再说我们家的郡主可不就是百里挑一的贤惠人。”
这两年,莫氏一点点放手,让谢氏来管府中事务。
家业她分成了两份,一份给了陈蕴,另一份是她要留给陈葳。陈葳夫妇这份由她管着,现在陈葳回来,她准备交出来给陈葳。
莫松大娘进来回话道:“老夫人,这几年二郎主送回家的东西都整理出来了。”
“给二郎主、二夫人送去,琼琚院够大,搁他们夫妇的库房就成。告诉他们一声,我用了四成,三成给她娘家母亲、嫂子置了家业,又挑了几样金银首饰融后给大儿妇、关关姐妹打了首饰。”
王氏笑道:“阿葳夫妇的可不就是你的,你留下就是,作甚送过去。”
莫氏道:“人上了年纪,该给儿孙管的就让他们折腾去。亲家母娶了儿妇,也只管逗逗孙儿,由着儿子、儿妇掌家业。你管得太多,反倒是教儿子们与自己离心不说,还惹气受。
你瞧我现在,外头有大儿打理家业;后宅,有大儿妇掌家。处处都做得好,就享享清福,日子多清闲自在。”
众人见她没再提陈葳夫妇受伤养病的事,也跟着打趣起来。
袁延寿出了琼琚苑,骂咧了一场,原想着陈家不一样,没想与他们袁家的情形差不多,太子夫妇连亲戚情面都不顾,又哪里会管袁家是否忠心。
这样的人哪里配得到袁家辅佐,此举已寒了众多武将的心。
“太子妃宠信巫女、道姑,这样的南晋早晚得亡。”
到了永乐邑,袁延寿什么话都敢说,有时候还去八方馆,看儒家各派的弟子辩论,多去几回,就长了见识。
袁宗宝轻叹一声,“没想三姐、三姐夫会遇如此大难,当年父亲特意送了他们二十人的护卫队,如今回来竟只得两人,还皆负重伤。”
这两人是一对夫妻,妻子是袁东珠的护卫,丈夫是陈葳的护卫,二人还没有儿女,这次能活着回来,已属不易。
莫氏专门撇了一处小院供二人居住养伤,又挑了下人过去侍候。
袁延寿道:“四叔,祖父、父亲与叔父的仇不能不报!还有三姐夫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