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氏也知这是好事。
陈蕴赞同送陈闹去。
袁东珠也应了。
陈葳则不舍儿子年幼离家。
陈阅生怕自己这个附带品去不成,正缠着谢氏,要她点头同去。
“你丢不丢人,人家相中的是四公子,你跟去作甚?”
“看书,医族有五千年前的古籍,阿娘,那是五千年前的啊,五千年前……你懂不懂?”
谢氏摇头,“为娘不懂,为娘只知道人家相中的是四公子,你却要跟着去,你去作甚?做四公子的伴读?”
“伴读怎了?有出息的伴读多了去,只要能看书,我做什么都乐意。阿娘,你就同意了吧。”
“郡主花园的藏书阁,书还不够多,待你二十岁,你能把书看完,就是誉满天下的大才子。”
“阿娘,那里的书待我学艺归来再瞧,我就想去医族。阿娘,你同意了吧,阿娘……”
陈蕴与陈阔进了木樨堂。
母子二人停止说话。
陈蕴道:“阿雪,让阅儿去罢。”
“他才几岁,能外出游学?”
“你舍不下孩子,只会害了他。三舅过府了,正想请母亲说情,要送一个孙子辈的公子去医族求学。”
陈阔满是羡慕地道:“阿娘,我也想去,可是二叔说得不错,身为嫡长子,就有自己的责任,责任重过学问。”
他伸出手,怜爱地看着陈阅,“去了医族,可不许偷懒,要用心读书学本事,将来大了,你就能回家,如果能拐一个医族娇娘子回来,就更好了。”
陈阅很是认真地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医族人长得貌美俊俏……”
谢氏抬手拧住儿子的耳朵,“你是去读书的,你才多大就学会逑淑女,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阿娘,放……放手,我不是小孩子,这不是长兄说的。”
陈阅连连挫着耳朵。
家中长辈是同意了,想到医族的古籍,他的心似要飞跃起来。
陈闹瞪大眼睛,“你也会玩戏法?我姑姑会。”
元诚道:“这不是戏法,这是医族玄术。”他一调头,“师尊,请让陈家再商议一番。”
袁东珠急道:“葳郎,明晨我要出门了……”
她想试试,她有两个儿子,又不是将儿子送人,而是送儿子去学艺。
白染揖手道:“老夫人、二位郎主,就此告辞!希望在我们回北国前,你们能给我们答复。”
花厅里,只余下陈家人。
莫老夫人正在思忖此事的利弊。
陈蕴觉得这是好事。“二弟,我瞧这法子不错。”
陈葳道:“阿闯不成,他是我的嫡长子,不能离家。”
陈蕴看了看性子最活泼的陈闹,“那四公子……”
袁东珠很是爽快地道:“只要让阿闹去医族学艺,医族就能给夫主治腿,我亦同意。”
陈阅讨好地哄着陈闹,“四弟,二兄待你好不好?”
他塞了陈闹一枚饯果,低声道:“我偷偷省下来的零嘴,都送你了。”
陈蕴看在眼里,“我……送阿阅与他作伴。”
莫老夫人道:“大儿妇那里,恐怕你还得好好说才成。”她一转头,“阿蘅,你能与大祭司说说情不,让莫家挑一个孩子去,就当是与他们作伴。”
陈蘅想到莫三舅,他也不易。
“我让医族人去莫家挑一个孩子做弟子。”
陈蘅起身,“阿娘,打铁趁热,我且回元宅,看能不能说项。”
莫老夫人点了一下头。
陈蕴揖手道:“有劳妹妹说嘴,若是可以,问问他们收不收女弟子,关关与闵儿都是好的。”
元宅。
陈蘅与白染分宾主落座。
白染问道:“夫人是从忆东灵女的记忆发现黄秋月灵女与袁东珠容貌酷似?”
“袁家宝、袁德宝兄弟是孪生子,袁东珠又育下孪生子,我曾听袁东珠说过,说当年她祖母娶她母亲,就是瞧中她的外祖母好生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