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身世是假的

血清汁有问题!

这就是答案。

冯娥的心似被抽空,原身一直纠结于自己的身世,知道定王是生父,她舒了一口气,可原来这一切都是假的。

她悲怆地笑了,“定王是为了利用我的才华?”

陈蘅道:“你们是互相利用,也是互惠互利,用你的话说是双赢的结局。”

“这怎会是双赢,赢的只是定王府,一个郡主位,比一个世袭的爵位轻,一个郡主位,让我任劳任怨听他们驱使。而今,更要我儿子娶不喜欢的人,娘娘,这件事,我冯娥绝不会退让,哪怕与定王府闹翻,也绝不让我儿子娶不喜欢的人。”

“言尽于此,你如何抉择,再细细思量罢。”

冯娥失魂落魄地离去,真相几乎要击垮她。

难怪她总觉得除慕容想、慕容忌、慕容慈外,其他兄弟姐妹总与她隔着一层,而慕容慈却在娘家如鱼得水,得手足们敬重。

原来,她与他们是不同的。

慈北公主出来时,正遇冯娥,“莫愁这是怎了?”

“长姐一早就知道,是不是?”

“什么?”

“我根本不是父王的亲生女儿?”

慕容慈沉默,她从一开始就知道,是她奉命去永乐府找了冯娥,也是她主持的“认亲”仪式,她所做的一切,是因为“父王看重她的才华,为了北燕之兴,认她为女,也让她以为是定王的女儿”。

沉默便是默认,也是肯定了答案。

冯娥道:“为什么骗我,我原来也可以凭着才华得一个爵位,这是灼郎一生的梦想,可因为他的刻意,一个郡主位就将我打发了。为什么?就因为我来自民间,来自南国?”

慕容慈道:“父王是赏识你的才华。”

“赏识,现在商人们盗我的构思,朝廷按我的章程重设部院,就连各地官衙都是我的章程……可是,普天之下,却没有人知道我冯娥,没人知道我日夜辛劳地写这些章程有多辛苦,呕心沥血,就因为我是皇族的郡主,这些功劳都可以被淹没,被人不提,甚至成为满朝文武的功劳……”

太上皇想着给了慕容憨,不能不给这个,“好,你去湘省罢!”

就这样,又一位皇族从西郊大营领了一营将士离去。

诸事繁琐,皇帝忙着调整官员,两位丞相接任都督,又有新相执掌,各部院首官进行调整,地方换任,忙得跟驼螺似地。

皇后则要忙着见诰命妇人,天天都有人入宫,求见皇后的帖子高达上百份,有地方大吏之妻,亦有燕京权贵之妇。

冯娥与慈北公主是同一天入宫的。

姐妹二人嫁了兄弟二人,感情自比旁人更好。

说到钱武,冯娥就恨,这家伙当年就是为了套话,背里寻了机会溜到江南,所有人都以为他被杀了,突然就冒出来,更是顶了王灼快到手的江南大都督一职,成了江南大都督。

而今在江南干出风声水起,就连太上皇也夸“这钱武是个人才”,虽是文臣出身,可行事作为果决、有胆识,更重要的是,这江南大都督一职,除了他,还真没有别人拿得下来。

王灼封了个“文昌伯”的爵位,不是世袭的,只是给他个人的,现是翰林院掌院大学士,早前那位去哪儿了,也去地方任封疆大吏了。

慈北公主知冯娥有话与陈蘅说,坐了一会儿,就以要去养心殿拜见太上皇为由离开。

冯娥面含忧色,“二兄家的嫡长女嚷着要嫁给我家长子,她是盯着我家有大郎有才华,人也随了王灼生得俊美,非嫁不可。我原好心让赵侧妃劝告,谁曾想,赵侧妃这件事连父王也是看好的。”

定王会看好,这可不大正常。

陈蘅突地忆起早年自己的猜测。

冯娥道:“原是表兄妹,怎能结亲呢,大郎可不大欢喜她,说她长得不好看。”

慕容忠不丑,武郡王妃也不丑,偏生这姑娘长得随了她舅父,一个在饼脸,五官还算端正,自己不好看,却一心想挑个俊美的公子为夫。

这瞧来瞧去,觉得莫愁姑母家的表兄好,缠着王大郎要嫁。

陈蘅抬了抬手,只余小马在侧服侍。

“阿娥,到了今日,你就没怀疑过什么?”

“娘娘想要臣妇怀疑什么?”

陈蘅吐了口气,“你早年也立功无数,在你们几人里头,你的是最高的,也是得我昨赏识的,为甚后来,你们四人之中,却是你的功劳最少,却终无爵位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