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 空战(下)

钢铁疲劳 三教论衡 2436 字 2024-04-21

当然令人困扰的不仅仅是参数,还有计算方式。如果把无线分割当成微积分的思想基础,用其论证有规则天体和人造卫星运行轨迹的开普勒定律,那么无规则的轨迹就是无数线性、非线性、圆周、椭圆的线条重叠,其精确计算的难度,就好比在面前堆了一座小山般的同模钥匙,你需要在成千上万的钥匙中找出外形一模一样的99把,按照唯一正确的顺序排列后,才能打开那个配有100个钥匙孔的巨锁。而缺少的那把钥匙,却永远不可能在那堆钥匙山中被发现,这就是著名的“不完备性理论”。

也正因如此,轨迹计算通常是理想状态下的最优化考虑,“尘埃”也没能脱离出这个局限,不过玄野在里面加入了一个自己编译的拟态算法,在条件充足的前期下,使得参数的变化可以受到最大限度的约束和控制,从而提到了预测的灵敏程度。

大约五分钟之后,“尘埃”完成初步计算,竟列出了近百条杂乱无章的轨迹线,并提示:参数不足,无法进行精确计算,准确率约为19。如此低的准确率也是玄野意料中事,毕竟初步的计算结果基本是按照上一场作战数据进行的,而游戏重新开始后双方并没有过任何接触,就连狂拽黄毛是不是仍旧驾驶f-y16a战隼也犹未可知。

不过玄野暂时需要的并不是准确轨迹,而是大致范围,有了第一场比赛作为重要参考,那么数据分析就不是一无是处的空谈。一条轨迹线也许看不出什么,但百十条综合起来,就可以找到许多重合点。玄野将这些重合点之间连成一个不甚饱满的圆圈,便大概知晓了对方的活动范围,然后玄野划了个稍大的圆圈,表示相遇时的雷达探测半径,又划了一个较小的圆形,这是ai-911响尾蛇的有效射程。

做完这些事情,玄野前期的战术规划已基本成型,他驾驶着米格ig-b07缓速前进,绕着雷达探测距离外的圆做绕圈运动,同时操控“尘埃”计算最佳切入点。

通过上一场战斗,玄野心里对黄毛崔然星的战斗模式和技术特点已有了一个初步概念。这位满头黄毛的高年级前辈,虽然模样看起来甚是肤浅,但是飞行经验却并不欠缺,这一点可以从f-y16a战隼在飞行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拉开一定高度、并避开阳光直射上得以验证。崔然星本性冲动,玄野也一直试图激怒对方,但无论是被信号弹激怒也好,还是最终被玄野偷袭也罢,崔然星虽怒火冲天却并没有失去理智,反而率先击落了玄野的战机。

一次可能是巧合,如果多次出现,那必然有其原因。

崔然星属于冲动型的技术选手,这种类型的选手既容易在占据上风时犯下某些低级错误,也常常能在逆境中爆发出强大的战力。玄野有理由相信在崔然星300多场的战斗经历中,必定曾有过不少被对手针对其性格弱点进行攻击的情况,而他高达70的胜率却从一个侧面证明,对手这种针对性的攻击策略显然并不如想象中那般奏效。

心理素质,是决定空战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成为王牌飞行员的一条必经之路。

空战是一场狭路相逢的心理战!

崔然星所表现出的暴怒冲动,一方面确实是他秉性使然,但另一方面,弱点也往往是最大的武器。玄野基于行为判断,认为刚才的信号弹发射应该是崔然星的一种诱敌策略,假设自己真的以为对方被激怒而乱出昏招,按照所谓的经典战机bz(=booandzoo)理论,冒冒失失地爬升高度然后俯冲攻击,很可能会落入对方的陷阱。

那么崔然星现在究竟是不是如意料所想,正处于急躁状态,还是他故意做出这样的行为,反过来引诱自己犯错呢?这一点玄野还不能轻易下结论。

玄野喜欢基于理智的情理分析,而不是依靠直觉,哪怕之前所做出的战术布置,有着超过70的成功可能,他也不能将剩下的30托付给运气,把战斗过程拖向未知,于是想了想,便朝f-y16a战隼发出了通信请求。

通信很快被接通,屏幕上崔然星果然是一副满脸嘲讽外带不屑的样子,他捋了捋飘逸的黄发,正要出口成脏,那边略带秀气的少年却先用陈述的语气说道:“你以为自己并没有发怒对吗,崔然星前辈?”

崔然星听得莫名其妙,不过毛发颜色可不能代表他的蠢笨程度,立即回击道:“你想激怒我对吗?呸!懂不懂?小爷我早就身经百战了,懂不懂?这点激将法也想难倒我,做梦吧……”海量的污秽词汇就待再次出口,玄野已打开了音频。

“叽里呱啦,懂不懂!叽里呱啦,懂不懂!懂!懂!懂不懂!咿呀咿呀……懂不懂!懂!懂!懂不懂!”

这是一首说不清曲风的歌曲,勉强可以算作乡村暗黑重金属类——如果有这个分类的话。经过加工的诡异人声,夹带着吉他、唢呐、手风琴等各种乐器的邪恶伴奏,掺杂着牛羊牲口的欢畅鸣叫,配上空洞毫无节奏的曲调,如同数十辆推土机同时轰鸣,搅得狂拽黄毛的脸色煞青煞白,活像刚被烫了毛的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