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就通,是个可造人才。”王教授笑道,“解决13亿人的健康问题,绝不能靠打针吃药,而要靠预防为主,个人、政府、医院都要行动起来才行。只有病人越治越少,医学才会越来越有希望,国家更会越来越强大。”
大宏说:“可是,我们平时都不注重身体,只到身体出现状况,才想到去医院检查。”
“你讲的这个现象很普遍。认识到了,才好改正。”王教授说,“刚才提到的《黄帝内经》,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她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被称为医之始祖。从网上可搜到白话文本,建议大家认真看看。”
陈汉子说:“我们一个外行,能看得懂吗?”
“教授正是有这样的胸怀和品质,才会有这么卓越的成就。”小李说,“教授擅长治肿瘤,患者趋之若鹜,一号难求,在全国的知名度都很高。”
王教授再次摇摇头,叹口气:“我行医30多年,每天都在拼命地看病。结果,病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这对一名医生来说,并不是成就,而是特别可悲的事情。”
“你控制了那么多癌症病人的病情,或者延长了那么多病人的生命,这还不是成就哇?”好钢不解了,“为啥还要说可悲呢?”
“从表面上看,医生看的病人多了,说明医术高、口碑好,患者认可。但是,从深层次上讲,病人越来越多,则说明重治疗轻预防,这‘只治不防,越治越忙’,我们的医学发展实际上步入了一个误区啊。”教授痛心地说。
小李说:“教授平时大力倡导预防医学观。”
“小李子,那我考考你哦。”王教授问道:“你说说,‘上医治未病’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