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糖果摊老板(二)

我的导游生涯 邢乐文 1926 字 2024-04-21

67糖果摊老板(二)

中国是极讲人情世故的国家,几千年的文明造就了这样的社会现实,人自然的分高低贵贱、远近亲疏,比如家里来了客人,招待的饭菜、茶酒,会用心中那杆秤去量一量,决不会餐餐相同,人人一样。

春节的糖果也是一样,放在外头随便吃的是大众化低端的糖果,顶多掺点中档的,来了贵客,才从里头掏点好的。海南人春节酷爱互相串门,以表达感情,春节都爱吃糖,为的是希望一年的生活如糖一般甜如蜜。人来人往,往往存的糖果就不一定够用,您家再阔,也存不了太多的糖果,所以对低中高端糖果的使用,更加谨慎,当年物质还没丰富到今天这般地步,更是如此。

我们选的十种糖果基本思路是:三种低端、四种中端、三种高端,三四三原则,这跟现今中央提出的壮大中产阶级队伍何其相似!

策略确定,我们开始挑糖果。首先一定得选漂亮的,大多数人买糖果都不会轻易去尝,因为尝了可能必须得买,不然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所以哪怕再低端的糖果,包装也必须得好看,人类极讲究一见钟情,哪怕是买个糖果。看上买完,不管好赖,都不会回头再来找我们退。

低端的糖果主要都是糖块,极少加工,通体透明,原糖味十足,或者简单加点酸甜和色素,整出点橘子味,这用在广大农村,接待如潮的人群合适,随便吃,吃完再顺手带点,主人也不心疼。

中端的糖果主要是奶糖,软糖、酥糖,中国人讲究补,食材里有点补的东西,身份就会涨,奶是中国人认为的补品之一,糖果里加点奶,立刻就上了档次,在人们的记忆里,糖应该都是硬的,但一旦做成软糖,改变了人们的印象,自然也能改变身价,仿佛从硬糖变成软糖,用了多少高科技,费了多少功夫似的!酥糖作为中档糖果,那是必然,加了东西呀!吃的不光是糖,还吃了其他东西呢,用了多种原料,都有成本啊,自然身价上涨!

高端糖果主要是进口糖果,或沾点洋墨水的巧克力糖或创新品种的糖果,总之看上去高大上的。这种糖一般做工精巧,赢在走心,不光味道独特,还有文化内涵,符合了人们赶潮流的心里,这也正是人们肯掏高价的原因。

看好了品种,我们到旁边的文具店买了几个本子,先拿出一个本子记录要卖的品种,剩下的留着记账。我一看阿妹的字,简直连豆芽菜都不如,立马抢过来,说:“没好好上学吧,怎么写的那么寒碜?”阿妹呵呵的笑:“不如你们大学生,我小学毕业就不读了。”阿国与阿妹水平不相上下,阿国稍微好点,比阿妹多读了一年书,读完初一,才出来混世界。

我们三人又对各自工作进行了协商安排,阿妹主要负责看摊,我帮手,如果缺货,我和阿国立刻前往新港码头补货,阿国平时照拉他的客,做好我们的后勤,他的摩的刚好能派上用场,成为我们及时补货的工具。

97年1月28日,博爱路年货一条街正式开卖,总共10天,大年三十结束,有些摊主已迫不急待提前一天开始卖货,我们比较老实,只是按时按点的开张。27日,我们把要卖的货先进一部分,又买了十几个装糖的小筐,阿妹找了的亲戚要来了一个度盘秤。由于我住的南门村离年货街也就几分钟的路程,所以要卖的货都放到我的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