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老房东的孙女(十一)

我的导游生涯 邢乐文 1986 字 2024-04-21

老板娘原本因寂寞难耐,只想寻欢,找我是为解一时之急,可我今天这状态,根本谈不上什么欢快,凭空添堵而已。这种情形,她自然心如明镜,也许她已早有预料甚至曾经经历过。

我们都已穿戴整齐,老板娘脸上有些怨气正准备离开,我们之间遭遇冷场的尴尬。我感觉问心有愧,便一把摸出了钱包,拿了50元塞给她。

老板娘并不为钱,我给她钱她有些恼火,冲我一声冷笑道:“你以为我是鸡啊?”我脸一红,还是执意把钱塞到她兜里,对她说:“这就算打的钱吧,别多想,我真把你当朋友。”

老板娘也不再说话,把门打开头也不回的走了。待她一走,我赶紧溜回我和阿江的房间,我真害怕她收完摊又回来找我。。。。。。

回到房中,阿江已经睡熟,并无半点鼾声。我看着他熟睡的样子,心说:“兄弟,对不起了。”从今以后,阿江鼾声如雷的传说便在全铁路公司传开,连他自己都信以为真,很多人与他出门都不敢与他同房。。。。。。

第三天我们六点半就起床,七点开始出发。早餐安排到东北粥王吃自助餐。

这是最早的私人旅游自助早餐,眼光敏锐的东北人已感觉到这块热土的商机,不惜冒着三亚火辣的大太阳,从林海雪原开始杀向海南,杀向三亚,东北粥王的老板就是第一批的弄潮儿。

东北人喜欢三亚,但也得生存,也得挣钱,光呆着不干活,也得饿死,天上不会掉馅饼,谁也不会主动把饭送到你嘴里!第一批的老板大多选择最容易、起点最低的餐饮业,游客大多数来自内地,对海南的饮食极不习惯,东北粥王的老板看到了商机,以粥加馒头油条等北方早点为特色,采取自助餐的形式,开始拉旅游团队,价格定的也低,6元一位,四五种粥配四五种早点,还有泡菜咸菜。

随到随吃,不用等待,随便吃饱,这对旅游团来说也是天大的方便,司机导游们渐渐爱上这种早餐,其他东北人也纷纷效仿,一时间东北粥盛行,以餐饮作为敲门砖,东北人也慢慢在三亚站稳脚跟。

吃过早饭就是黎村苗寨,领导们一路不出油,黎村苗寨我便不打针,六个人都娶了新娘,我也从新娘房拿回了120元。

接下来已无景点,我们的丰田面包车开的很快,琼中吃过饭,没多一会我们已来到养鹿场,我让阿江带领领导们往里走,自己一人来到售票窗口。

卖票的胖大姐是老熟人,我们一见都相互笑了笑。大姐今天的打扮与往日不同,烫了个极时髦的发型,与之搭配的是一套入时的新衣,简直换了一人。

我们礼貌的打过招呼,她笑着问我:“导游,今天买几张票啊?”我掏了20元递给了她,说:“大姐,6个人进去。”她递给了我6张票并找了我2元。

我把票买完,想起与阿琳的约定,心想:“要怎么跟大姐说呢?希望老天能帮我要回我的钱,好与阿琳一家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