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湛江风云之票贩人生(二)

我的导游生涯 邢乐文 1765 字 2024-04-21

阿剑这200元也深深触动我,他一向大手大脚,钱来钱又走,常常兜比脸干净,所以后来对他我也数次慷慨相助,不求归还。。。。。。

我们回到供销大厦洗了澡,便一起来到肥仔大排档。我们刚坐好,服务员就已端着茶和菜单过来,阿剑让我翻看菜单,他自己到一旁找公共电话,给刘总打扣机联系。

等他打过扣机,我翻看完菜单也把菜单递给他说:“还是你来点吧,刘总啥时过来?”阿剑答道:“那就等刘总过来再点吧,他可能得半个钟头以后,春运生意好的很,一年就这段时间最好赚钱了,可以说日进斗金,有时候一天赚上万。”

阿剑的话听的我目瞪口呆,火车站发生的故事大多比较悲哀,多少人一提火车站都有些往事不堪回首的悲情,可往往就是这样,一个人的痛苦就是另一个人的机会,刘总把许多人的痛苦集中在一起,就成就了他发大财的机会。

对于刘总这火车站的地头蛇,我挺感兴趣他的身世,趁喝茶等待的时间,我问阿剑:“兄弟,这刘总什么来头,怎么那么牛,我看他这商场就在火车站里,那么大,关系应该很硬吧。”

阿剑笑道:“那还用说,这人口才厉害又有手段,为人处事很有一套,我佩服的不得了。”我让阿剑说说,他便大概介绍了他所了解的情况。

原来刘总原先也是车站职工,早年也是勤勤恳恳的干,可却没啥大的进步,那年代铁老大虽有个铁饭碗,可碗里就一点素菜,肉都见不着,每月也是百十来块的工资,还不一定能按时发。湛江人与海南人观念差不多,也是一大家子人要照顾,生活压力可想而知,刘总考虑再三,自己既然官场难有作为,只能走从商这条路,人生苦短,要活就得活得精彩,他决心放手一搏,辞职下海!

当他把这想法告诉家人时,父母兄弟骂,老婆闹,多少人想捧起的这铁饭碗,你却要把它丢了,是不是疯了,吃错药了,脑子短路了?

众人怎么骂、怎么闹,他决心已定,就是不听,家人退一步说:“要不你一边上班,一边做生意,好歹有个退路,两不耽误?”他却认为要干就全力以赴,不能全力以赴就难以成功,他要以楚霸王破釜沉舟的精神放手一搏!

辞职后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也挺艰难,他用积蓄盘下个小店卖服装,晚上搞夜宵,累的就别提了。他也算赶上了好时候,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还比较闭塞,尤其在湛江这边陲,由于竞争不太激烈,他的生意还算红火,因此也淘得第一桶金。后来他敏锐的看到火车站的商机,正好碰上车站商场要改革,对外承包,他立刻利用自己原先火车站职工的身份,以及和各个领导的融洽关系,加上手头有点钱轰炸,湛江的社会高度认可这东西,所以很快他就以高于报价盘下车站商场,合同一签就是十年。由于出价高出报价,所以面上也说的过去。

车站商场本来在承包前效益极差,商品单调,人员懒散,一经转包到刘总手里,刘总便大刀阔斧,对商品结构进行调整,重新招聘营业员并实行效益工资挂钩,很快就生意红火。

随着全国人流物流的增加,湛江站凭借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越来越成为人流物流的中转站,人流增加生意自然兴隆,刘总也终于能够日进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