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借钱的故事续(一)

我的导游生涯 邢乐文 1669 字 2024-04-21

第二天睡醒,我照例去娘家金旅探看,给领导和朋友拜年。虽然团队还没来,铁路人就是过年忙,此时金旅与放假并无两样,大家都在等待开张,等待那“三年不开张,开张养三年”的买卖。

大家一阵“恭喜发财”之后,阿江又多说了句“红包拿来”,大家哈哈大笑,我说:“中午吃文昌,春节这团还不错。”就这样,我们中午一起吃了顿文昌鸡饭,大家尽欢而散。

之后我在家休息了几天,再次前往湛江接客出团。待这团回来时间已到年十四,我偷偷回了趟黄流老家拜了祖宗,又悄悄离开,我没有衣锦还乡,穷在闹市无人问,怎么来怎么走,人们也不太关心,但小年上拜过祖宗,看到父母用所有的积蓄外带借债两万元建的小平房,心里也甚是安慰。

面对祖宗的牌位,我拜过列祖列宗,又给他们斟了酒,然后站立一旁,望着列祖列宗心里默念:“列祖列宗,小孙孙乐文现在海口闯荡,希望你们助我,让我出人头地,光耀我们家族。”

我母亲也在一旁的铁盘里给祖宗们烧元宝,烧完用酒浇灭火星,然乎站起身冲祖宗们说:“各位祖宗前人,我儿乐文春节工作回不来,现在特意在年仔回来拜望你们,你们要多帮他,让他在海口讨食顺利,混出名堂好给你们争光。

之后就是放鞭炮,我母亲大叫道:“发,发,平安顺利。”然后我离开老家坐着三轮来到黄流车站,那时还没有高铁,我买了车票坐上了省汽快车沿西线高速返回海口。

我8岁离开黄流,离开佛老村,跟随父母到县城,大学毕业后我再没回过乐东也没回过黄流。几年间作为海南名镇的黄流变化巨大,可人的变化更大,这一路熟人并不多,我大年十四回的家,住一晚便匆匆离开,想着哪天风光了再回来。

偶尔有熟人问我:“乐文,回来过年仔吗?”我都匆匆回应,装出赶车的样子仓皇逃窜,我就害怕别人问我:“你在海口干啥,混的不错吧?”作为名牌大学毕业生,我真的没法告诉他们我当导游,这个大多数人都不知是干啥的导游,更害怕他们会神经兮兮的问:“导游是什么级别的干部?”

黄流是中华文化传统保持的最完好的地方,这里的人们一直崇尚的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当官才是黄流人成功的标志,官员的地位远在成功老板之上,但黄流人还有一优良传统,读书人倍受尊重,所以我虽然无官无财,大家也没把我看的太低。

一上车没了熟人,心里那叫一个痛快,车上还有空调,使我得到喘息,我的心灵终于找到安息的港湾。黄流处在海南岛西南端,从天涯海角走高速路还得一个多小时,是比天涯海角还要偏远的地方,气温上有点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早晚凉快,中午热死牛,狗都热的吐舌头,怎么赶都不愿出门。黄流由于处于岛屿西边,沿岸有寒流,所以气候干燥少雨,而且由于干燥少雨,这里是沙质土地,每逢起风,爱飞沙尘。小时候村里也没啥柏油路水泥路,车走的是沙路,那时我最爱在村中央的沙土路里看着解放牌卡车深陷沙土中,轮胎飞转,把沙子刨起来老高,但就是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