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 99年的会议团 下(四)

我的导游生涯 邢乐文 1760 字 2024-04-21

一到家,母亲已把饭做好,我责问父母:“你们怎么没给我送伞,所有同学父母都送了。”父母看着我淋的跟落汤鸡一样,忙对我说:“送什么送,自己回来嘛,快把衣服换了吃饭,别感冒了。”我满腹委屈的换下湿透的衣服,几乎是哭着把饭吃完。

从此,即使狂风暴雨,我也不想等父母的伞,我知道一切都得靠自己,自己的命运只能靠自己创造和把握。

过供销社就是教育局,然后就到了乐怡楼。这对我算是故地重游,想当年的升学酒就摆在这里,请了众多亲戚朋友,大家随了七八百块的份子钱,我凭这份子钱加上政府对考取清华、北大、人大这三所大学的学生给予的600元奖励,才勉强踏上北上求学之路。

当年为了节约费用,我是自己独自一人跟着一位叔叔,坐八个小时汽车到海口,从海口再坐一天船到湛江,又从湛江坐八个小时火车到柳州,最后从柳州再换火车又经过将近四十个小时车程,终于抵达北京,当年要从乐东到北京,不亚于走天涯下海角!

历经辛苦读完人大,没成国家栋梁,却成了宰客的导游,此番带队回家,真怕被熟人看见,那样我就得成为过街老鼠,非得在这个小县城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我一下车便抱头冲进乐怡楼,好在过了饭点,人并不多,餐厅里的服务员也不认识我。从91年离家,哪怕假期回来,时间也并不长,更别说毕业后多年不敢回来看看,所以虽说江山依旧,但已物是人非。

当年的乐东还没大开发,与十九年后的今天是天壤之别,倒与我最后一次见它时差不多,还是那条街,但随着许多人攀高枝迁往海口三亚,这里已不如从前热闹。

我一冲进餐厅,客人也紧紧相随。已过两点,又走了那么长的路,早就前胸贴后背,饥渴难耐。我们一坐下,这团里的领导就对我说:“文导,别用团队餐了,餐费退我们,我们自己加钱吃点乐东特色,麻烦你这乐东人推荐一下。”

我笑着说:“好!”便给他们推荐了黎家的小种鸡、五红烧五脚猪肘猪蹄、黑山羊羊汤,昌化江野生河鱼、小溪螺炒韭菜等,由于乐东头牌名菜黄流老鸭他们品尝过,所以我推荐他们也没啥兴趣,倒是其它的菜,他们都各要一份品尝。

等他们的菜上齐开始品尝,我赶过来挨桌问道:“乐东菜怎么样?”虽然他们都是海南人,可却是第一次到山里来,这是海南最偏远的山区,风情也与海口不大一样,这里的特色菜由于产量低,难推广,只有到乐东才能品尝到正宗的味道。

我一问,这些一路上对我不以为然的人都直挑大指说:“好吃,这里的东西比海口好吃多了。”尤其那五脚猪、黎家小鸡和黑山羊,大家更是赞不绝口。

也是饿着了,那米饭下得快啊,服务员看着这帮人吃相狼狈,禁不住捂嘴笑道:“饿了多少天了吧?”大家都笑道:“肚子饿,菜更好吃!”接着每桌又加了一份猪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