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天津城

南烟就站在他的身边。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虽然今天阳光很好,但祝烽的眼中却有一点很深邃的黑影,连阳光都照不进去。

船慢慢的靠近港口,岸上的人已经开始欢呼了起来。

祝成轩走上前来,轻声说道:“父皇,船靠岸的时候,为防有意外,还是请父皇和各位娘娘先回船舱吧。”

“嗯。”

祝烽点了点头,又对着大家挥了挥手,于是大家便各自回到了船舱。

南烟自然也跟着大家一起转身往回走。

可是就在她刚欲转身,突然觉得有一道目光在看着自己。

她下意识的回过头来,却只看着岸上的人山人海。

这么远,自己居高临下,都看不清岸上的人,岸上的人应该也看不清自己吧。

错觉……

她摇了摇头,回到房间,但在进门的时候,看见另一边的丽嫔也在往自己的房间走,两个人都下意识的对视了一眼。

南烟的眉心一蹙。

倒是丽嫔没说什么,便走了。

她之前不是说有话要跟自己说吗?怎么最近也不见她的动静,难道那只是一个借口,还是——

大概是快要上岸的关系,隐隐的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让南烟也有些不定了起来。

随着一阵震荡,他们的船靠岸了。

祝烽带着这些嫔妃们慢慢的走到岸上,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在船上的漫长生活,总算踩到了坚实的地面,让每个人都有一种好像从梦中苏醒的感觉。

而刚一站定,周围的人已经齐齐跪倒,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祝烽转头看着这些人,领头前来接驾的是宁王祝煊,还有另外一些在北平办事的官员。

祝烽走上前去,亲自伸手扶起了宁王。

“老七,这一次你辛苦了。”

祝煊从地上起来,站直了身子,仍旧是那个风流倜傥的浊世佳公子,只是在面对祝烽的时候,大概因为这个场面比较正经,他脸上的笑容也少了三分戏谑:“能让皇兄满意就好。”

“正看了工部那边的文书,你做的很好。”

“谢皇上。”

两兄弟闲话了几句,倒是显得非常的亲热,让周围那些大臣们看在眼里,也都纷纷称赞。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头顶着阳光,但毕竟站在江风凛冽的港口——南烟觉得手脚发冷。

这时,祝烽也望周围看了一眼:“鹤衣呢?”

宁王祝煊立刻笑道:“臣弟带着众臣工前来接驾,但北平可不能没有人看着啊。鹤衣大人就留在北平,处理一些收尾的工作了。”

说着,他又笑了笑:“皇兄这一次不是最看重大祀坛祭祀吗。”

“当然。”

祝烽说道:“这是朕迁都之后的第一个元年,也是——”

他说着,回头看了南烟身边的小心平一眼。

“也是朕的女儿周岁的生日。”

“这样正好。”

宁王祝煊笑着看向南烟这边,眼睛弯弯的,但在看过来之后,他脸上的神情好像微微凝了一下。

但,立刻又笑着说道:“皇上之前也说,在进入皇宫之前,先要去大祀坛祭祀,今天就在天津歇息一晚,明日直接去大祀坛。”

“嗯。”

祝烽点头道:“就这么办。”

祝煊立刻微笑着对着后面拍了拍手,立刻,一行马车便行驶了过来。

自然是来接皇帝和后宫的娘娘们。

祝烽便带着皇后许妙音往前走去,南烟他们自然也跟上去,有人接应他们去到各自的马车旁。

南烟刚刚走过去,身后就响起了宁王的声音。

“贵妃娘娘。”

南烟回头,看见祝煊朝她走过来,脸上也是笑容可掬,南烟看了他一眼,对着他行了个礼:“宁王殿下。”

“贵妃娘娘有礼了。”

祝煊对着她行了个礼,说道:“小公主马上就要周岁生日,真是一件喜事。”

南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跑过来说这么无聊的话。

也只笑了笑:“这一次,辛苦宁王了。”

“哪里。”

祝煊说着,目光朝她身后看了一眼:“对了,小玉姑娘呢?她不是常伴在贵妃娘娘左右吗?难道这一次,她没跟随娘娘北上。”

“……”

原来,是来问冉小玉的。

难怪刚刚,他看向他们的时候,目光沉了一下,也是因为没看到冉小玉的缘故。

南烟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小玉,被关押起来了。”

“关押起来了?”

宁王愣了一下,立刻问道:“怎么回事?”

“也没什么,”南烟道:“是本宫治下不严,她对丽嫔娘娘出言不逊,皇上大怒,将她打入天牢。”

“还有这样的事?”

祝煊一听,眉头都拧了起来:“本王怎么不知道?”

“宁王殿下在北平忙于营建之事,自然,也不知道金陵发生了什么。”

“这,倒也是。”

他笑了笑。

南烟也笑了笑,对着他点了一下头,然后转身上了马车。

上车之后,她撩开帘子看了一眼,只见祝煊的脸上露出了一点怒意,但因为马车就要离开港口的关系,他没说什么,捏了捏手中的扇子,便上了另一边自己的马车。

一行人离开了大神堂港口。

马车一路前行。

今天的天气虽然好,但天津这边之前已经下了一场雪,地面上虽然积雪被扫开了,却还是有一些残留的碎冰,马车行驶得不快,走了大半天,才到了天津城内。

繁华的城中,许多的老百姓都前来接驾。

天津城,很是热闹了一番。

一直到下午,他们的马车终于行驶进了一条宽阔的街道,这个时候因为提前肃清,已经没有了其他行人,只有干干净净的路面,长街的一边,还特地蒙上了很长很宽的布,防止有其他的老百姓,或者不明身份的人前来窥伺。

而长街的这一边,是一座华丽的宅邸。

一条长街,就是这座宅邸的大门。

有点像是之前在鹤城的那座金楼别苑,当然,这个地方不是皇帝的行宫。

马车停在了门口,祝烽走下来,看了看这个地方,说道:“这是——”

宁王笑了笑:“皇兄不要介意,这是臣弟在此处的别馆。”

“哦?”

祝烽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说道:“朕知道,你是处处留情,却不知道,你在各处,还留着自己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