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大忠一副高高挂起,事不关己的模样。
至于穆大年,则恨不得取代穆大郎的位置,给黄碧桃亲自夹菜,顺便将人搂在怀里好好安慰……
反应正常的就老四一家。
穆大江道:“大朗,你去黄家村前,去我房间一趟,我有点东西给你。”
穆大江现在虽然没分家,但是很多东西,可以自己攒着了。
而老爷子也默许了四房这种行为。
或者说,穆大德中举之后,除了钱财上交之外,每房都或多或少有些东西。
至于穆老太,只要大家不说,她也不会晓得。
穆大德要给大伙儿写春联的事儿,一传开,老穆家的门槛就要被人踏破了。
村里人,一个个拿着大红纸,急匆匆的往老穆家赶,就算是这样,到的时候,几乎大半个村子的人都到了。
老穆家的院子里,早就被围的水泄不通了。
一个个嚷嚷着,让穆大德写春联。
穆大德从未见过这种阵仗,看着还有些觉得害怕。
不过瞅见大伙儿崇拜和期待的眼神,穆大德就觉得整个人飘忽忽的,写再多春联也愿意。
只不过,人多的地方,就会有争论。
穆大德才写好第一张春联,就有人吵了起来。
还是最后头来的两个妇人。
争来争去,就是因为谁先谁后。
其中一个妇人,不是别人,正是村里的搅屎棍,张婶子!
张婶子霸道惯了,来的晚,还想到前头写春联,大伙儿自然不乐意。
“张家婶子,先来后到,排队!”被插队的妇人道。
“排啥队啊,我外甥女可是阮小娇,县太爷的姨娘,你惹得起吗?”
“老四,话可不是你这么说的,你一个种地的,不农忙的时候轻松。
可丹丹爹每时每刻都要温习功课,这要是影响了发挥,可咋整?”
金氏急着不让自己男人干活儿,说出口的话,也带着些许威胁的意味。
可惜,却触犯了穆老太的逆鳞。
穆老太手里的筷子,重重的摔在饭桌上。
大骂金氏:“你放啥屁了?老大咋发挥不行了,你再乱说,我撕烂你的嘴!”
金氏满脸的委屈,“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打个比方。”
穆老太的脸色更难看了,“金氏,不过是陪着老大去了趟乾州府,你倒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了?
大德的事儿,是你这个做媳妇的能说的吗?以后再让我听见你说大德不好的话,你自个晓得会是啥后果。”
当着全家人的面儿,穆老太就开始数落金氏,可见,金氏在穆老太心底,到底有多少地位。
金氏在心底骂了无数遍老太婆,可面上,只能客客气气的对穆老太道:“娘教训的是,我以后都不敢了,但是丹丹爹,就不用干活儿了吧?”
“奶,我倒不这么认为,大伯常年坐在书房看书,人也没动。咱们庄户人家都清楚,这越是干农活儿的汉子,身子骨越好。
大伯干活儿,不是坏事,是好事儿!兴许这么一锻炼,身子骨炼好了,没病没灾的,考试起来,省时间,又顺手。”
鲜少在众人说话的时候,掺和老穆家事儿的穆大郎,也说了自己的意见。
意思和穆大江的差不多,不过出发点是为了穆大德好,更得穆老太的欢心。
“老爷子,你觉得了?”穆老太看向穆老爷子,等着眼前这个一家之主拿主意。
“想法不错,既然大伙儿都认为老大应该锻炼,那就给老大也安排活儿吧,老大媳妇,你跟着老二媳妇去灶房忙活,明儿的年夜饭你们一起弄。
家里那些角角落落,你们都收拾干净!另外,要是有弄不干净的地方,就去瞅瞅别人家是咋弄的,咱们老穆家,一家人齐心,将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穆老爷子说了一长串,说的话,倒让人觉得浑身是劲儿,有种被鼓舞的感觉。
穆大德脸色已经变了,他甩了甩衣袖,准备不理会这群人。
金氏眼尖的注意到,赶紧道:“丹丹爹,要不然你写对联吧。这活儿,喜庆,说不定还能沾点喜气。而且现在整个村子,也只有你能做这件事儿了!”
二贵村念过书的,没几个,留在村子里的,更是少。
之前,王富贵家中还有个长工会写字,往年也是那个长工帮着全村人写对联,王老爷子付他工钱。
但是王富贵一病,王老爷子就遣散了不少工人,其中,就有这个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