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移风易俗

大宋有毒 第十个名字 2718 字 2024-04-22

洪涛不这么认为,没规矩不成方圆,既然规矩由自己定的,那就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春节必须过,而且蕃人也得过。这样才能把汉文化慢慢传播开来,时间一长人们就习惯了。

但怎么实施呢?总不能派兵强迫别人过节吧,那也太低级了。洪涛有高级的办法,他给朱八斤、刘松和苗魁各发了一封公文,让所有工坊、政府部门和驻军在春节期间放假三天,并要邀请相关的蕃人家庭一起欢度节日。

各工坊里有很多蕃人学徒工,当师傅的邀请徒弟一家过节,这是没法拒绝的。就算蕃人再不乐意,为了孩子能学到本事,捏着鼻子也得去,还得笑着去。

禁军里没有蕃人,但禁军和蕃兵平时有很多合作,算是半个上级。以这个身份邀请,蕃人们肯定也没法拒绝,还得笑着去。

政府部门嘛,可邀请的蕃人家庭更多,不管是商贩、农垦、伐木、马政还是种植米囊子花,都需要州衙批准。主管部门邀请大家一起过节,也不收钱,你还敢唧唧歪歪,明年打算不打算继续干了?

在马尾城也一样,洪涛亲自出面组织了春节大会餐,菜品嘛,还是涮羊肉。每伍士兵一口行军锅,羊肉牛肉随便吃,菜没有。能喝上茶叶就不错了,这大冬天的那儿找蔬菜去啊。

这时候洪涛又站出来向大家宣布了一个好消息,明年冬天就会有菘菜吃,还得新鲜的。也有水果可以吃,但不是新鲜的。

不过不是白给,想吃得自己掏钱买,也不是太贵,和开封城里大酒楼的价格差不多。所以说谁想过好日子吃好喝好,就赶紧训练争取打仗的时候别死,只要打胜了不死就会有丰厚的赏钱。

这可不是瞎说,跟着洪涛守城的那八百多厢役就得到了几倍于过去全年军俸的赏钱,跟着一起出征追杀嵬名阿吴的三百厢役不光赏钱更多,以后的军俸还涨了,每个月都拿的比别人多一倍。

这又是洪涛搞的评级制度,和渭桥镇的一样,只是把考核名目换成了军功。谁战斗表现好、谁杀敌数量多、谁冲锋在前,谁就会被儿童团和青年团的军官记录在案。她们并不真正参与作战,拿个本子、带着眼睛、扯开嗓门才是本职工作。

没人会去计较这些孩子为啥特殊,打了这么多年仗、当了这么多年苦役,只有今年才算过上了人日子。

不光能打胜仗,还可以大把拿赏钱、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还求啥呢?但愿明年夏人赶紧再来马尾城吧,没了战斗大家的赏钱就都没了。

“跟着别人自然不舍得,但跟着大人舍得!”蒋二郎显然是有备而来,半点没犹豫。

“你和大郎都有几个孩子,男孩还是女孩,几岁了?”洪涛觉得这里肯定有问题,古人对后代看得非常重,就算是街上的青皮混子,没儿子也会抬不起头的,怎么能舍得让孩子过这种生活呢。

“大郎有三女,末将有两女。大的十岁出头,小的也有六岁了。”这个问题显然问到点子上了,蒋二郎回答得吞吞吐吐。

“不怕,你兄弟俩能有儿子,还得是带上皇族血脉的。”现在洪涛全明白了,合算这俩个家伙是要把五个闺女全扔给自己养着。

这个办法好啊,想来自己也不会亏待他们的孩子,搞不好长大了还得帮着张罗婚事。至于说再往以后嘛,富贵在人生死在天,早晚也是要嫁出去的,不操心了。

“嘿嘿嘿,大人说笑了,我等怎能和大人相提并论。”一听皇族血脉,蒋二郎自然就想起了洪涛的驸马身份,真不是谦虚,是不可能。

“想什么呢,大宋皇族你兄弟俩就别想了,但西夏皇族呢?想不想娶个夏人皇族小妾,然后让她给你们生个儿子?等咱们把西夏灭了,你兄弟俩就把家眷都接过来,找个好地方圈个牧场养上一群牛马,岂不快活?”又开始了,烙馅饼大赛又开始了,这张馅饼是专门针对蒋家兄弟包括施铜这样人定制的口味。

“啊,灭、灭了西夏……”饶是蒋二郎再能联想,也不曾想过这么大的话题。

“必须啊,不灭了它本官拿什么土地去分给将士们?总不能空口白牙的骗人为我卖命,这种事儿太缺德,不能做。将来西夏的一部分土地要交给朝廷和陛下,但本官会留下一些分给大家。这是真的,只要本官活着一天,这个许诺就不会变。”

这番话说是骗人也对,因为西夏至今还没灭呢。说是真话也对,洪涛确实是这么想的,也打算这么去做。

让别人卖命,光靠说不好用,骗成功一次,以后再骗就没人信了。古人最在意什么呢?不管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只有一个标准答案,那就是土地。

有了土地他们就能养活家人,失去了土地他们就会沦为别人的长工、佃户和奴隶。

大宋的土地自己无权重新分配,有权也不够分的,那么多官员都盯着呢,谁想多拿一份都要从别人嘴里生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