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74章

皇嫂金安 槿岱 3594 字 2024-04-22

却因陆家是出了名的清贵,只忠君,从不站党派。她父兄又是为国战死的忠臣良将,她受着皇帝庇佑,被赐婚给睿王,确实是能让太子认为可信。

陆大老爷在边上安抚太子,视线落在眉宇间染了凝重的少女面容上,在她闪着微光的双眸中读出了什么。

下刻,谢初芙就在他注视中开口问道:“殿下是否已有了章程,臣女请求为睿王殿下守灵一夜的事陛下可会应?”

陆承泽一听有些焦急地暗中扯了扯她的袖子,她却是又跟太子重复了一遍先前的问题。

陆大老爷就看到了她的眸光不再闪动,如清泉似的眼眸中是意决,他便半垂了眼,心中暗叹一声。

他就知道这个外甥生女会应下的。

太子此时已敛了敛情绪,眼中的赤红慢慢褪去,深吸口气道:“我已经想好说辞,你与三弟有赐婚,陛下那里你不必要担忧。我能安排你单独在灵堂,当日也会让陆寺卿以你为借口留在王府,只要伤口有问题,我才能跟父皇亲禀。其余的事你都不必担忧。”

果然是一切都拿好了章程,先探真假,再禀皇帝。可以说慎之又慎。

谢初芙缓缓点头,太子又道:“守灵后的事你不必有所烦忧,也不用担心父皇与我母后那边。他们两位如今只是在悲痛之中,并没有听信坊间流言而要怪责于你,等事过后,我必然会再给你说法。”

这意思是会为初芙打算后面的事。

谢初芙抿了抿唇,看向自己的舅舅,只见他神色平静。其实舅舅已经知道太子事后会给到她帮助,而他已是默认要助太子此事,所以他才一直沉默着,只等她听过后决定。

她心间微动。

听完太子一番话后,即便不能得来太子的感激,只为睿王那满腔大义,她也会应。

其实她并不太意别人眼中极看重的闺誉,左右已是孑然一身。

谢初芙没有再犹豫,对着太子郑重点头说好。

太子并不能久留,得到谢初芙肯定的答复后就离去。这个时候众人才知睿王遗体已达京城,只是皇帝并未召文武百官去迎,而是与皇后到睿王府,最后再见亲子一面。

连让外人在旁都不愿,可见帝后二人是悲痛至极。

谢初芙在太子离去许久心湖都未平静,陆大老爷父子亦是在前厅坐着出神。

他们心里都明白,若是睿王尸身上的伤真有问题,那朝中又会是一场腥风血雨。

“舅舅,应下太子这事,您以后在朝中会不会暗里就得罪人了。”

良久,少女才叹息一声开口。面容严肃的陆大老爷闻声倒是扯着嘴角露了抹笑:“你不必担心,舅舅心里有数。自古邪不侵正,人生在世,不过求一个无愧。”

谢初芙站起身,朝他恭敬福一礼:“初芙受教。”

陆大老爷也站起来,抬手拍拍她肩头:“你舅母说要给你做|爱吃的,这会估计就在厨房里。”

谢初芙眯了眼笑,照入厅堂的阳光仿佛都涌聚在了她双眸中,眸光明亮璀璨。陆承泽挤了过来说:“有我爱吃的吗?我要吃里脊肉。”

此为防盗章

她脚下不停,沿着游廊快步走,裙摆翩然间心中尽是疑惑。

——太子怎么会这个时候来了陆家,居然还点了名要见她。难道是为因为睿王之事,圣上有什么话要借太子之口来说?

与她并行的陆承泽亦同所思,在通报声中敛神,齐齐进了厅堂。

“微臣\臣女,见过皇太子殿下。”

表兄妹二人朝着高座上的青年曲膝跪地。

正坐在悬‘清正仁义’四字牌匾下的太子赵晏安站了起身,上前虚扶让起:“不必多礼。”

两人顺势而起,面有惶色,慎微底着头谢恩。

太子视线便在有些日未见的少女身上掠过,那目光若拂过湖面的风,一瞬便叫人抓不到痕迹。

他让二人坐下,转身回到座位,声音温和:“是我来得贸然,你们不必如此拘束。”

表兄妹二人闻声抬头瞅了眼下手坐着的陆大老爷,在长辈点头中紧绷的神经松了松。

太子这才继续说道:“我此来未惊动过多人,但也不少人盯着,而来此比直接去卫国公府更有理由。”

谢初芙听着这话像是解释,而且像是在跟她解释一样,她便朝太子那边看去,果然对上他带笑的双眸。

她心里就更加犯嘀咕了,太子这究竟是要做什么。疑惑中,她索性大胆地问:“臣女愚笨,还请殿下明示。”

太子其实与她也并不相熟。在宫中,谢初芙禀彻低调谨慎的精神,能躲着这些皇子们就躲着,每每太子或者它皇子到太后宫里问安,她都会找借口避开。

所以太子来陆家,而且是绕了个圈要见她,她实在琢磨不透原由在哪里。

太子闻言眼中笑意更甚,倒是陆大老爷神色变得郑重,有什么想说却强压着。

“谢姑娘若是愚笨,那京中可没有什么聪慧的女子了。”

太子一顶高冒就盖了下来。谢初芙暗中嘴角一抽,心中警惕。

这肯定没啥好事!

这头才浮起不好的预感,连谦虚都没来得及出口就听太子又说道:“我想请谢姑娘为三弟守灵一夜。”

谢初芙惊讶间抬头,为睿王守灵?

什么意思?!

这瞬间,她甚至想到了冥婚。

陆承泽听着这古怪又有点强人所难的要求,神色亦是几变,偷偷看向父亲,却见他只是微微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