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钰正听的柳思哲的话觉得不可思议,也正想再继续下去,不想被人打断,眉头一皱。
旁边随从轻道:“王爷,这是太子的幕僚孙广才。”
昭华气道:“太子哥哥的人真是气人,二哥,你看那小道士手里拿的是什么扇子啊?轻轻一挥就是扇子,一收却不是,好有趣啊。”
这世界还没有折扇,当然诚王也不知道是什么,听昭华说起也觉得有点意思。
这时,就听到柳思哲道:“这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一个大宋男儿,为何不能谈论国家大事?”
陈疏一拍桌子,叫道:“好一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说得好。”
吓了柳思哲一跳,没想到这陈疏还是个激进派。
那孙广才嗤笑道:“一个道士,也配?还有你,一个新科进士竟然和道士混在一起,也不怕丢了脸面?”
柳思哲笑道:“正所谓英雄莫问出处,这当朝太祖还做过几天和尚呢?”
孙广才不屑道:“尔等怎能和太祖皇帝相比?”
柳思哲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孙广才道:“哼,不知所谓。”
陈疏哈哈笑道:“道长果然不是一般人,陈某能与之相交,是陈某的福分,虽为新科进士,却不如道长志气。”
昭华见柳思哲说太祖爷爷做过和尚,面露疑问,诚王宋钰解释道:“当年太祖爷爷出身贫穷,确实做过一段时间和尚,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而已,不知他如何知道?”
林封这时道:“何必与这种人欧气?还不如喝酒来的痛快?”
陈疏惊道:“道长可以喝酒?”
柳思哲笑道:“我们师父是个道士,咱们师兄弟只是由师父一手带大,却并没有受戒,不能算真正的出家之人。”
孙广才嗤笑道:“原来是个假道士,哈哈。”
这孙广才一直出言讽刺,极度无理,这时,陈疏就要反击,柳思哲伸手拦下道:“算了,莫因为些不好的事坏了咱们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