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陈昼锦

“两位法师先请落座,来人啊,看茶!”季兴瑞招呼着刘启超他们坐下,继而唤来丫鬟上茶。

不知为何,刘启超总觉得那些上茶的丫鬟看向自己的眼神不对,当然那不是男女之间的暧昧,而是……

一种郎中看向垂死病人的怜悯。

难道是因为之前有很多术士都死在这儿,所以对我也不抱有信心么?刘启超自嘲似地想想。

“两位是一起的?”季兴瑞试探性地问道。

“不是,我与这位道友只是正巧在门口遇到而已。”胖子术士抢先答道。

“哦,原来是这样。”季兴瑞微微一笑,看似随口地说道:“不知二位法师仙府何处,师承何人啊?”

“在下……”刘启超和那个胖术士同时开口,两人尴尬一笑,刘启超示意他先说。胖术士干笑一声,朗声说道:“在下淮南道陈氏家族三长老陈讳守正之子,陈昼锦。”

淮南陈家!刘启超脸上没什么反应,可心里却掀起惊涛骇浪,自己为了避免早日和陈家的人相遇,所以才选择北上,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还是遇到了陈家的人。也不知道这人好不好说话。

刘启超正在胡思乱想间,忽然听到季兴瑞连连叫道:“法师,法师你怎么了?”

“没什么,刚才有点走神了。在下云翠山碧溪观掌门,刘启超。”刘启超本想随便扯个宗派混弄一下,但转念一想,为什么自己要怕陈家的人知道,所以干脆承认了。

“啊,年纪轻轻就成为一方掌门,来日前途不可限量啊。”季兴瑞很客套地恭维了几句。

但刘启超也注意到那个叫陈昼锦的胖子术士似乎眼中闪过精光,应该对自己的身份有所了解了。

“啊,既然这样,那老夫就请两位留下来共同镇邪捉鬼,还我季家一方太平可否?”季兴瑞言辞切切,他忽然一拍手,从门外立刻小跑进一排青衣仆人,个个手捧着一方用红布盖着的银盘。

季兴瑞抓住红布一角,轻轻掀开,刘启超只觉得眼前一亮,十根两指粗细的金条出现银盘中央。

“怎样?事成之后,季某的酬劳绝不会少。”季兴瑞拈起一根金条,笑道:“九成足的赤金。”

刘启超虽说贫苦出生,可自从踏入术道之后,对这钱财方面,倒是看淡了。所以满盘的金条也只是让他稍微惊愕一下而已。而刘启超也注意到,陈昼锦同样面无表情,想必出生世家的他也不会对这些黄白之物感兴趣。

季兴瑞是何等的精明,他一见刘陈二人兴趣乏乏,就知道这两个不是贪图钱财之人,微笑间拍拍手,让青衣仆人退下。

缓缓踱步到百宝架前,季兴瑞从上面取下一个黑色锦盒,伸手递到两人面前。刘启超和陈昼锦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陈昼锦先忍不住,轻轻打开了锦盒,顿时面色一变。

{}无弹窗“听说没,季家昨天又死人了!”一个头戴斗笠,挑着两筐青菜的中年汉子对着身边卖糖葫芦的老汉兴奋地说道。

老汉有些吃惊,连忙问道:“又死人了?”

“可不是嘛,听说这次死的人可不得了!”

“谁啊,这些天季家不是有老多的和尚道士进府驱鬼的吗?”

中年菜贩嘿嘿一笑,说道:“城外同罗观的千鹤道长和罗大春道长,还有他们十几个弟子,都死了!”

“啊!这么邪乎。前些日子我还去同罗观烧香,捐了些香油钱。怎么一转眼人就没了?”卖糖葫芦的老汉感叹道。

“谁知道呢?季家这门子事搅得满城风雨,听说济州城稍微有些道行的先生都收拾行李跑路了,死了这么多法师,谁还敢上他家门啊!”中年菜农幸灾乐祸地说了一句。

对于他们这些整日在为了温饱奔波的苦哈哈来说,像季兴瑞这种富商家里有点繁琐小事传出就能让他们津津乐道半天。更不用说这种血腥的鬼神杀人之事。

然而这个中年菜农还是猜错了,此时的季府大门正站着两个年轻的法师,等待着进府。

季府的看门大爷有些狐疑地看着面前的两个年轻人,虽然这两人都说自己是来捉鬼的法师,但这模样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膀大腰圆,胖乎乎得和酒楼里的厨子没两样,另一个倒是穿着道袍,只是脸上长着一大块青斑,有些鬼气森森的。

不过怀疑归怀疑,老爷这些日子被折腾得够呛。济州的那些先生不是重病卧床,就是外出远游,总之一个都请不到。因此凡是说来捉鬼镇邪的,一律不用通报,直接引进正厅。所以看门大爷也不敢怠慢,引着两个年轻法师走进季府。

与此同时,季府内宅某处密室。

“二郎,千鹤道长他们的死因已经确定了。”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阴暗处响起。

“是吗,想必还是她干的吧。”另一个沉稳中略带着焦虑的声音在密室中央产生。

“没错。手法和之前一样。”

“造孽啊,只可惜三叔外出游历至今未归,不然怎会令她如此嚣张,杀戮这么多人命!”此人的话语中明显有些颤音,似乎是过于激动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只能继续下去了。”苍老的声音再度响起,旋即又沉寂下去。

“是啊,只能继续下去了。”

刘启超感觉很不舒服,一路上身旁那个胖乎乎的年轻术士总是用一种奇怪的眼神打量着自己。那种眼神就像过年时山下张屠夫盯着圈里待宰肥猪的眼神,让他如芒在背。

要说这季府比起青山镇的谢家,不知大了多少倍。与江南那种小家碧玉,追求小桥流水,诗情画意的建筑风格不同,京畿东道这类大夏国北方的屋舍突出的就是一个字“大”。高墙深宅,占地极大。像季家这种富庶大户,一幢宅子甚至能占据大半条街。

进门后便是一道影壁,壁上写着“百无禁忌”四个大字,落款竟是齐王王弘景。齐王乃是先皇第五子,当今皇帝的亲弟弟,只是他不恋权位,只喜书棋音律,饮酒娱色。故而在当年惨烈的诸皇子夺位中幸存下来,并得到性格多疑的夏帝的百般放纵和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