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在秦枫经历三世,两个不同的文明,又在儒道小世界中参阅诸子百家,见识绝非寻常儒生可比……
他定了定神,先理清了思路。
“格物”一词语出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至知。
儒家将格物认为是认识世界的手段,是探究事物“理”的方法。
“格物”也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儒家后续行为的基础!
而对于“格物”的认识主要分为两支……
一支认为格物是为了探究世界,万事万物的规律和道理,为自己后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实行为打下基础!
一支则认为格物是为了纠正自身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对标找差”,现自己德行上的不足……
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皆纯属内省的功夫,而只要德行足够卓越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过是水道渠成的事情!
如果用秦枫在后世大学接受的政治教育来看,这两个观点其实就是典型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这两种观点相互对立,天道举人试是要我选其一作为自己的道路?”
“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秦枫盯着半空中的“格物”两字,仔细思量道。
“秀才试问我何为君子,是看我对儒道的认识……也就是端正我的心态……”
“举人试问我如何看待格物……”
而格物又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儒家后续行为的基础!
想到这里,秦枫只觉得茅塞顿开。
“此方天地意志是要通说这举人试,叫我选择自己以后的道路,难道就是诚意?也就是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
化繁为简,抽丝剥茧,秦枫终于笑了起来。
“我此世的成圣之道,已是天选,正是经世致用之道……”
“自是要穷尽世间万事万物的规律和道理,来经世济民,以为己用……”
“但经世致用一说也并非全无弊端,极有可能因为过度强调用而难免陷入功利的泥沼……”
“仅仅为用而忘记儒者本身的德,等若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内里枯竭,成就终将异化,或初心易改,走火入魔!”
秦枫心中想着,笔下却是飞快,不曾写标题,却是先写正文。
念力频频注入,落纸如云烟,一时淡淡白光从纸上腾起,如群萤附在纸上!
“若只求本心,却不过是独善其身的腐儒,无有兼济天下的大气,不问世事,学问毫无意义……”
“故而格物穷理为行,格物正己为知……”
“行而无知必暴!”
“知而不行必怠!”
“行知合一,方能不忘初心,有始有终!”
写到这里,只见纸上白光升起一尺,照夜如昼!
但秦枫却没有停笔!
“知乃内圣……”
“行乃外王!”
秦枫的心中蓦地就显露出武帝的形象来,他思如泉涌,行笔如行云流水!
“不内圣而外王,必暴而无道,虐而无恩……”
“不外王而内圣,必庸而碌碌,隐而不为……”
“内圣外王道,方为经世致用之大道!”
写到这里,他骤然顿笔,深吸了一口气,提起笔来……
在空白的标题之处,写上了“经世之道贵乎格物”。
格物既要穷尽世间至理,由要端正己心,只有两者兼具,知行合一,方能内在圣明高洁,外行王者之道……
才能够真正经世致用!
最后一笔落下,只见通篇五百余字一齐璀璨,白光如星芒璀璨,一个个字竟是从纸上剥离开来……
化为万千细小星芒如群萤扑火,从秦枫的书桌之上飞腾起来,朝着窗外的夜空飞去!
与此同时,承载这篇文章的纸张无火自燃,瞬间成灰!
“天引佳文!”
秦枫蓦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搁下笔来,握紧双手,难以掩饰心中的激动和喜悦!
“成了,此文已助我通过了天道举人试!”
无错阅读,请访问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