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祝贺你

纯禽大叔太凶猛 苗柏 4619 字 2024-04-22

来到于涛的办公室,廖凯依然是气愤难平,他直接把报纸甩给了于涛:“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于涛翻了翻报纸,扫了一眼,然后把报纸放下了。

他没有说话,而且按下全自动的煮水开关,开始煮水泡茶。

天大的事情先放一边,泡壶好茶最关键。

廖凯气得心绪难平,看于涛半天也不吭声,继续追问道:“为什么我的稿子不发,只发了几张图片?把我当摄影记者了吗?”

于涛看着廖凯笑了笑,说:“生气能解决问题吗?你现在就是气得七窍生烟也不能改变这个稿子的命运。这就是现实。所以,冷静冷静,坐下来,我们先喝杯茶。”

陆大妮在于涛的侧边坐下来,廖凯气呼呼地坐在对面,他瞟了一眼陆大妮,感觉这个陆大妮真是深藏不露啊!居然写了这么长的一篇调查报告,而且还在今天推出来,他妈的!又一次狠狠地把他给pk下去了。

克星!廖凯在心里骂道。

“喝茶。”茶泡好了,于涛招呼他们喝茶。

一杯清香四溢的茶喝下去,于涛终于开始说话了。

“廖凯,今天这事儿你心里不平衡,我理解。换做是我,也会生气。但是,这事儿和陆大妮没有任何关系。”于涛说,“这是编辑部统筹安排的,他们决定这样处理枫杨区内涝事件的新闻,也是有道理的。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这个站长做个检讨。”

陆大妮吃惊地看着于涛,没想到于涛居然会把这个问题主动揽到他自己身上去。这事儿其实和他也没有任何关系啊!

廖凯也很惊讶地看着于涛。从来没见于涛这么有领导风度啊!以前每次出了问题,他都是能推则推,然后再把你狗血淋头地骂一顿,再让你自己去解决问题。

“昨天陆大妮的稿子我看过了,文章把问题分析得很到位,很适合在这个节点上推出,所以就让陆大妮发过去。你的稿子我没看,因为就是一条通讯,编辑部把关就行了。但是,我确实没想到他们会把你的稿子综合到陆大妮的文章里去。不过,今天的这条头条重磅很有分量,如果把你的通讯单发的话,反而分散了这条新闻,整合到一起,是正确的。如果昨天我考虑到这一点,就不会让你跑到现场去受罪了。”

廖凯被于涛这么一说,顿时就无话可说了。于涛这是把全部的责任都揽到了自己的头上,他要是再对陆大妮咄咄逼人地紧追不放,那他就太不男人了!可是,他心里还是无法咽下这口气,他这一天的时间风吹雨淋就只发了三张图,他的心血不是全都浪费了吗?他一个文字记者就这样沦落为一个普通摄影记者?

“那我就白写了。”廖凯还是恨恨地瞪了一眼陆大妮。

“不会,我会给你申请补分,因为这是编辑部整合了你的稿子,你付出的劳动一样要得到尊重,必须有补偿。”于涛说,“你放心,我会申请的,如果上面不给,我记者站单独给你补。”

“这……”廖凯真心没想到于涛今天这么好说话,居然提出给他补分,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以前他只享受过他的责骂,很少得到如此的关爱啊!陆大妮这是给于涛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他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就这么定了,你也别生气了。平复心情,继续工作。”于涛说。

“行。”廖凯虽然心里还是不平,可再也不好挂在脸上了,“那我去忙了。”

于涛点点头。

廖凯出去后,陆大妮感激地看着于涛说:“谢谢你,于站长。”

“是不是被他给吓到了?”于涛笑道。

“嗯,我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就被他给骂了,很无语。”陆大妮说。

“呵呵。任何单位都会有矛盾有冲突,及时化解就好了。”于涛说,“你这篇稿子,已经让你在凤洲再次名声大振了!”

“真的?”陆大妮不敢相信,“真有那么多人关注?地方已经有反应了?”

“当然,一大早我就接到了很多电话。”于涛喜不自禁地笑道,“这个问题在这个节点上曝光,无异于火上浇油,让所有的人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再也无法回避枫杨陶瓷垃圾和产业升级的问题。”

正说着,他的手机又响了。

于涛马上就拿起来接听了。“罗秘书长,您好!”于涛点头哈腰十分恭敬地说,“哦,您也看了,呵呵,对,是,是她。行,好的,时间您定,好,好。”

于涛挂了电话,无法掩饰心中的喜悦,笑眯眯地看着陆大妮说:“你就等好吧,很快就有好事儿了!”

晚上,台风总算过境,雨小了,风停了,可是水却一时半会儿退不出去。

枫杨区陶瓷厂区依旧被淹在一片泽国之中,损失极其惨重。

第二天一早,陆大妮急忙打开海城快报的微信公众号,赫然发现她的那篇文章居然配图出现在头版的重磅标题上!

凤洲市枫杨陶瓷产区被淹,是天灾还是人祸?

图片是廖凯拍的,一片泽国下的枫杨区陶瓷厂狼藉不堪,工人都站在二楼围观洪水。

陆大妮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足足有四千字的篇幅,基本是原文照发!但是编辑把开头稍微做了改动,写了这次内涝枫杨区被淹的具体场景。

看到自己这么长的稿子被原文照发,而且用在了头条重磅上,陆大妮心里好一阵激动!

很快,她就收到了大山之子的微信:祝贺你,陆大妮!看到了你的文章,原文照发,影响力巨大!

谢谢大山哥,我也是刚看到!陆大妮高兴地说道。

加油!再接再厉!大山鼓励道。

嗯!陆大妮简直高兴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自己的兴奋了。

刚想和大山多说两句话,文舟的电话就打进来了:“陆大妮,恭喜你!这篇文章太有冲击力了!你要做好应对措施,凤洲市政府可能会有人请你去喝咖啡。”

“喝咖啡?为什么?”陆大妮不解地问道。

“你自己想想啊!你把问题挖掘得这么深刻,剖析得这么全面,凤洲市不应该做出回应吗?”文舟说道,“他们一定会派人找你,可能不会马上,但是等他们准备好了之后,一定会的!”

“嗯,我明白了,谢谢文哥提醒。”陆大妮说,“他们要是真的有好的措施来整改,我会继续追踪报道的,这符合新闻规律。”

“措施肯定会有的,不过你这篇稿子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省里应该会派专家组下来,到时候枫杨区的陶瓷垃圾就不仅仅是垃圾的问题,而是整个产业结构的问题。”文舟说。

陆大妮点点头:“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陈八斤接受我的采访,就是希望能够推动整个产业升级,而且他有计划来投资改造利用陶瓷垃圾,只是目前没有说服政府去做。”

“原来如此。”文舟恍然大悟,“我说陈八斤那么难搞定的人怎么轻易就答应接受你的采访了,原来他是早有预谋,你这是助了他一臂之力啊!”

“呵呵,歪打正着吧!我之前并没有想那么多。”陆大妮说。

“这就是以一当十,你这一石将激起千层浪。陆大妮,好样的,为你高兴!”文舟说。

“谢谢,这里有您的功劳,还有大山哥的功劳,是大家的智慧促成了这件事儿。”陆大妮说。

“大山哥是谁?”文舟在那边忍住笑问道。

“我的一个微信朋友,凤洲卖山货的一个生意人。”陆大妮说,“我来凤洲这些日子,他一直都在帮我。”

“呵呵,看起来你对他的印象挺好。见过面吗?”文舟问。

“没有。我想有朝一日会见到的。到时候我把你们约到一起,我觉得你和他能成为好朋友,他也很关注你的文章,对你赞不绝口。”陆大妮说。

“哈哈,我看行!”文舟大笑起来。

挂了电话,陆大妮很开心地回复大山之子。大山哥,有机会我要约你和文哥一起,咱们三个好好庆祝庆祝,你觉得如何?

大山可能去忙了,许久没有给她回复。

大概过了十来分钟,大山才回复过来:

行啊,我也想认识这位新闻一哥,他可是我们山里人的骄傲啊!

那我们选个时间吧!这几天你能回来吗?文哥正好在凤洲呢!陆大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