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

最终使徒 剑胆猫心 3429 字 2024-04-22

“好嘛,这小庙是越来越热闹了。”周启垂下头,只要不来主动惹麻烦,自己无心搭理他们。之前在太平镇上就已经问明,只要沿路往前走大约200里,就可以抵达河间。这可是一处重镇。再往东走上半天左右,过了黄河,穿过虎牢关,就是关东地界。

偷眼一看,对面那主仆两却是吓的不轻。死死缩在墙角,头垂的跟鸵鸟一般,生怕别人把她们给认出来。心中暗自猜想,这一群江湖好汉过后,还会不会再来一茬人。

还没等周启念头消退,随着庙门口香风袭来。眼中只见一双小巧的绣鞋迈过门槛。一名身披蓑衣的女子走进了庙门。

女子眉目娇好,看上去双十年纪,一双明眸似水,微微一扫庙中的诸人。收拢手中的纸伞。素手一扬抖落背上的蓑衣,现出下方湖绿色的裙装。被暴雨淋湿后的纱裙紧贴在身上,打眼望去,身材凹凸有致,说不尽的体态风流。

周启眉头微微一皱。心中暗自提防。就在女子进入土地庙的同时,他右臂上的印记隐隐有些发烫。按照之前的经验来看,这身披蓑衣的女子,十有八九不是人类。当然,他可不是法海,一见妖怪就冲动。这女子是妖也好,鬼也罢,只要不主动招惹自己,不为祸人间,等闲情况下他都懒得理会。

这女子一进门,坐在墙角的6名大汉,除了领头的那人只是匆匆瞟过一眼之外,其余5人吃着干粮的同时,目光都齐刷刷地集中在了她的身上。就连对面两只鸵鸟都忍不住抬头看了她好一会儿。尤其令周启感到好笑的是,那假公子甚至在低头的瞬间还撇了撇嘴。

就在这时,轰隆一声雷鸣响彻天地。这女子脸上闪过一丝惊慌,犹豫了片刻,竟然冲着周启走了过来。紧挨着他身旁款款坐下。

“外间雨大,道路泥泞不堪行走,望壮士行个方便,容奴家暂避一二。”女子不开口则罢,这一番莺声细语说完,周启斜眼一看,边上6名大汉有一半都筋酥骨软,色魂与授。

“我看这位小姐怕不是避雨那么简单,这外面不但雨大!这雷也大!小姐无事,还是速速离开为好!”周启嘴角微微一笑。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沉声说道。

这女子眼神一阵慌乱,低头不语,看样子竟是不打算挪动分毫。

“哼!这小娘子进庙避雨,碍你何事,皆是行路之人,何必风言风语。这大雨天,你让她一娇怯怯的妇道人家去向哪里?”那6人当中的一人,听周启这么一说,站起身来对他就是一阵斥责。

周启嘴角一抽,刚想同这大汉说个仔细。突然心中一紧,一阵危险的感觉自头顶上方袭来!

他急忙从地上弹起,一步跨出了庙外。回头瞪了一眼那女子,嘴里大喝一声“还不快快与我出来!”

乌云翻滚,天色阴沉。周启纵身沿着土路急行,脚下如飞,耳旁尽是呼呼作响的风声。暴雨来临前的天色看上去异常的压抑,他的心中却说不出的畅快!

手刃张家老爷之前,通过一番逼问,他终于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那叶宛秋果然不是因其姿色被张家抓走的。归其原因,竟是那通判手中的一方小小的玉印。

原来叶宛秋因父亲突然患病,家中有没有多余的银钱。就把自己偶然间误入山洞得到的一方玉印拿到太平镇去典当。好换取银钱为父抓药。而这当铺正是张家所开,看到这古朴精美的玉印,张家老爷一眼看出是件宝贝,贪婪之心大起。便让儿子带人星夜把叶宛秋抢入了家中。想要逼她说出玉印的来路。

怎料这叶宛秋的父亲,拖着重病之躯随后就闹上门来,家丁推搡得几下就倒地身亡。叶宛秋见父亲被张家打死,宁死也不肯说出这玉印的来历。张家父子见逼问不出结果,又窥觑她的美色,便对她轮番施暴,百般折磨。直到叶宛秋不堪忍受,自缢身亡。

而之前收取的玉印却在叶宛秋死后不久,莫名的丢失,举家翻找也不得见。为此,张家老爷大怒之下,还亲手打杀了一名有嫌疑的家奴。接下来的几天,家中就开始频繁闹鬼。几个儿子和家丁都先后死于非命。

了解了事情经过后,周启终于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按照秦广王的说法,这张家5条人命的确是化作厉鬼的叶宛秋所为无疑。就是不知道那判官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既然玉印在他手里,那么不管怎样,他和这事情脱不了关系。说不定叶宛秋化作厉鬼索命,就是他一手推动的。

看来这从古至今,财帛动人心,金钱可以役鬼通神,甚至就连这阴间的判官也不能身免。

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杀死张大户之后,居然还掉落了一口箱子。从中开出了一块雕有貔貅的玉佩。他不由暗自猜想,作为首恶的张大户没有最先被叶宛秋索命,十有八九,和这块玉佩有关。

围绕在心中的疑团一旦消除,周启如释重负。脚下似乎更加轻快了几分。

轰隆隆的雷响,震惊四野。豆大的雨点随着雷鸣骤然洒落。眼看四野茫茫,周启心中一阵苦笑,看来注定是要变成落汤鸡了。午后离开太平镇时还一片晴朗,没想到这才百里之外就仿佛换了一片天地。

片刻之后,大雨如同瓢泼,兜头降下。崎岖不平的土路,瞬间变得泥泞不堪。他前行的速度不由得慢了下来。

隔着雨帘,他远远地看到,前方似乎有一座庙宇孤零零地立在路旁。周启精神一振,连忙加快脚步赶了过去。这夏日的暴雨,一般下不长久。躲过这阵子之后再上路,应该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抬脚跨入破旧的门槛,周启取下斗笠,一面忙着拍打身上的水渍。一面留神扫了一眼周围。这避雨的所在,原来是一座土地庙,却早已年久失修。两道残破的山门歪斜地倒在地面。就连供奉在神座中央的神像泥胎也斑斑驳驳,残缺了不少。供桌更是不知所踪。从尚算干燥的地面一堆火燎的痕迹来看,说不定就被谁当作了取暖的柴火。

“叮”雨幕中隐约传来一声声清脆的铃响。

听到动静,周启随手把换下的湿衣服往旮旯里一扔。循着铃声传来的方向,隔着大雨眯眼一瞧。只见迎着他来时的道路,不远处隐约驶来一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