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自己冤枉?那更显得自己刚才说话虚情假意。
“这朝堂之上现在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一个个信口胡言。朕现在是不是连一句真话都听不到了。若不是有人当面给朕告发,我还不会知道你们做的那些好事。
这查到了,就又推脱自己只是听闻,所以收集了不可靠的信息就敢交到我这里吗?该杀的不杀,该有罪的在外面逍遥法外,而我妻被人夺,忠于职守,又爱国爱民的三品大员硬生生又让你们给禀报成欺男霸女之狗官。
真成了假,假成了真。你们做恶,让朕也跟着糊里糊涂变成不识忠奸的蠢人、坏人”
徽宗这是真的动了雷霆之怒,他其实也不是非常生气这些大臣好坏,而是在意从武大禀告的情况来看,自己坐在宫里犹如瞎眼和聋子,任人欺弄。
他们利用自己达到他们的目的,这等于凌驾在了徽宗头上。徽宗简直是替他们做皇上,维护他们的利益。这岂不是翻了天。
蔡太师本想出来调和一下,打两下太极,看到徽宗这样,知道决不能在此时冒头了,否则必然死的很惨。其他大臣更是一言不发,谁也不敢多说一句。
“蔡太师!”可即使蔡太师不想出来,却也被点了将,他无奈的狠,只得也战战兢兢的出列,行礼答到“臣在!”
“你是怎么做的朕的太师,怎么做的朕的心腹。这是朕凑巧知道的,发现的。那些没有知道和发现的,还有多少也是他们这些人说的谎话呢?
朕不舍得责罚你,可你要自省,自省你这太师怎么当的,你是怎么替朕治理的朝政。
还有这事,那个叫做西门什么的贱民,你看看该怎么处理吧。
还有这一个二个的后台们。目无王法的烂民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什么有这些猖獗的把王法就不放在眼里的烂民。
扪心自问,谁给的他们这勇气,还有,你们心里面有王法吗?”徽宗对着蔡太师也是一番怒斥道。
早朝,群臣呜哩呜喇的又吵了一通,当然,能站出来吵架的大多数是小角色。他们背后的支持者冷眼的看着这一切,朝堂上一片祥和是不可能的,即便只有四大奸臣当道。
自古帝王驭人术,过了千年,不仅帝王越来越熟络,群臣也是。朝堂如果无论什么事都能迅速的达成一致,没人意见向左。皇帝不可能不猜疑。下面太团结,皇权就不稳。好的驭人术一定是群臣鹬蚌相争,皇帝这渔翁得利。
大家上朝一顿吵,然后皇帝出来表示支持谁。既体会到了当老大的权威感,又暗暗高兴不管下面人争,最后都是靠近自己心意的才可以获胜。关键点还是自己。
这吵吵闹闹的表演完,大家自发的安静下来,等着皇上发话,回去补个回笼觉。但今天宋徽宗很反常,他今天点了名字。每当他点名,基本上都是有大事发生。
“杨戬何在?”徽宗冷冷的喊道,他当然不是真的问他在哪。这个点,他是京城防务的总司令,也是京官。不在朝上还能在哪?这种问法,显然是要找茬。
杨戬吓的一哆嗦,一面赶紧站出来,一面在脑子里紧急的回忆,自己是不是又搞砸了什么事。
“微臣在此。”他速移出列,行礼应道。
“你有个亲家叫陈洪吧?”徽宗厉声问道。
杨戬很意外,不明白徽宗在大殿上怎么关心起自己亲家来。他心知不妙,赶紧回道
“倒是有这么一门亲事,不过是很久前他一个女儿嫁到我府上做了个妾。因为位卑,而且又是儿女之间的事,所以我素来并不过问。跟这亲家也没什么联系。
您说这名字,我倒是知道。”
他一番话先把自己和这陈洪的关系撇个干净,知道皇上突然提他绝非好事。
果然,徽宗冷哼了一声斥道
“你也休拿这些来欺我,没你这靠山。他敢如此胡作非为,陷害忠良。他陈洪才什么职位,算是个什么东西。
平时耀武扬威,暗自互保,见问起来责来就立即撇清关系。你道我就这么糊涂。看不穿你这些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