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断后之军

伴我秦时 九层之台2 1182 字 2024-04-22

白庸带人一路小跑,来到赵伍跟前,气喘吁吁道:“玉泉山水位已经勘测完毕,大体不差,我已经安排人做了标记。下一步该怎么做?”

赵伍抬头看了看天色,此时不过日中而已,称赞道:“先生活儿干得好快啊。”

白庸道:“不快不行啊。不只是我这边,山上山下,有安排的都在奋力呢,事关生死,谁敢偷懒?”

赵伍摸了摸鼻子,转了话茬道:“先生来的正好,水工的第二步,正在城南。”

“之前说将玉泉山化为三个区域,实际上是要在城内建造两条堤坝。第一条,沿着玉泉山安全区线向外扩展,建造起第一道堤坝。”

白庸皱着眉头道:“既然大水过不了安全线,再筑造堤坝又有何用?”

赵伍道:“此乃因地制宜。玉泉山周遭山岭起伏,绝非一般坡地。使用巨石厚土,高筑厚堤堵塞低洼缺口,可以凭白多出一大片土地,大梁城还有十万人无法安置,唯有扩土,才是治本之策。”

白庸点头道:“明白了。若要筑厚堤,非得用巨石厚土不可。土方好说,可以就近削平了玉泉山。只是石头一时难得。”

赵伍道:“城防有滚木礌石,一并取了,剩下的只能拆人家的根基了。先从城南这一片拆起。”说罢指着正在现场道:“这块地方反正是救不了的,不如物尽其用。”

白庸苦笑道:“这却难了,纵使能够拆掉城南房屋,也得不了许多石料。赵侠有所不知,城南住的都是贫困百工,房屋都是夯土而成,根本没有地基可讲。您把主意打到他们头上,却是失策了。”

赵伍往后面瞧了瞧,这块地方房屋大多低矮,破旧不堪,有的甚至是直接是茅草搭的,实在不像是有硬货的样子。赵伍回过头来道:“现在看来,还是只能吃大户了。,人家那雕梁画栋的,用的一看就是好料。”

白庸拳道:“赵侠,平民的屋子好拆,权贵们的茅房难动啊。”

赵伍哈哈大笑:“是吗?我看正好相反。若是平时自然如你所说,现在嘛,不妨告诉你,欺负他们是最容易的了。”

白庸还想说话,赵伍打断道:“好了,石料的事儿我来想办法,厚堤是小而精,却不是当务之急。现在最要紧的,是抓紧时间封闭四门,并在城南再筑造一条薄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