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也赶来给张女士探脉。不过,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出,他是探得一知半解,没有把脉象都探出来。
这就像当初,他给张女士探脉,只探出了她伤情的严重性,没有探出人家是不能输血,就根本不能上手术台去做手术。
也就是说,他探脉的功夫,还差得远。只能说是二流的水平。
王教授听张宇轩他们赞叹我的神奇,把他们探脉的情况说出来。王教授是很疑惑的说:“那就去做一个ct检查,好进一步的对症治疗。”
他这话一出,并没有引起这些名老中医的反感。倒是有杨教授和另外一个专家的赞叹。
我就知道,现在有很多名老中医,他们在一些特殊病情方面,不但是靠探脉来诊断,还会依靠现代医疗设备得到的病情资料来诊断,就是不让自己走出误区。
而探脉是玄而又玄的功夫,不是每一个命中医都是很精通的。更不是所有的中医都很精通的。所以,他们在给别人治病时,那些不很精通探脉的中医,就会诊断错误,而开错了药,让人家服用时,不但没有缓解和减轻病情,反而加重了。
这样才导致很多患者不相信中医,去选择西医治疗。西医通过现代的电子医疗设备,基本上是能准确的检查出患者的病情。但是,对于那些是因为寒邪入体,造成了人体的经脉不畅,气血不足等病情,医疗设备就是没法检查出来。这样,只能是高超的中医探脉而得知。而患者没有遇到那真正一流的中医,他们身上的病症就自然被称作了疑难杂症。
由此,现在的不少中医啊,就很精明了,往往对自己探脉拿不准的病情,就要患者去做一个ct等方面检查,然后,他们就拿着那些现代医疗设备检查得出的资料,来对症下药。
而现代医疗设备对那些比较复杂的病情,往往是检查不出来,更多的只是片面的反应着患者的病症。如此,那些中医把药方一开,很大程度上,是看似缓解了患者病情,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起作用,使人家的病根本就无法好转。甚至还起了副作用,就是那有些药物会对没有检查出来的病情有副作用,而导致人家的病情越治疗越严重,就成了那所谓的疑难杂症。
那么这些名医呢,我明白,还就是许老、张宇轩和陈老的探脉是功夫是一流的。杨教授和邓教授的探脉功夫,都要低于张老、许老他们。另外两个和王教授都是二流的水平。
只是这二流的中医水平,在现在的中医界,也是很不错的中医了。所以,他们才能混到名老中医的位置。
于是,我淡淡的说:“作为一个中医,还是名老中医,是中医专家,都不相信自己的诊断,还要依靠西医的现代医疗设备去检查病人的情况,这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吗。”
我把银针都走完,除了陈老,大家都是惊叹我的手法好灵活,也很熟练,简直是一个神医的水平了。
于处长也是惊叹着,张宇轩更是惊叹着。他在马路边是见识过我用银针给司机止血的,这第二次再次见识我施针,还是很惊叹呢。
扎好了银针,我一边护士把煎好中药给廖龙凯服用了。
待我针灸完后,是晚上七点来钟了,大家这才去吃饭。
蔡副厅长就和厅长一起来陪老中医专家们吃晚饭。于处长当即把情况详细的向两位厅领导汇报,厅长就点头,要于处长马上把我的材料都准备好。尽快给我把行医证发下来。
席间,厅长很高兴的向我敬了几杯酒,说了一些希望我以后多为医学事业做贡献的话等等。
这时,我只会认真的对待,没有嘻嘻哈哈了。
不为别的,就是出于尊敬人吗。
从第二天起,我就像上班一样的,在八点钟前赶到医院来,先检查一下张女士和廖龙凯的身体情况。就是探脉,看气色等。许老和张宇轩、陈老及杨教授,也都赶到。王教授没有来了。邓教授那几个也没有来,陈老告诉我,他们今天都要出诊。
于处长随后就赶到。
我给张女士探脉后,发现,她的气血好转了不少,经脉在慢慢的打开了。
张宇轩这些老中医,都是一个个的探脉后,都是惊讶的看着我。
当然,陈老和许老是惊喜,没有惊讶。他们是很熟悉了我的神奇医术了。
然后,我就给廖龙凯把脉,发现他的情况好转的比较慢,是没有张女士那么的快和明显。不过,还是有了一些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