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脉中又以中脉为重,但是对于中脉,密宗中的说法也是不一,有的认为中脉是在脊骨正中,也就是道家所说的督脉,但最普遍的认知是,会阴穴至头顶百会穴之间的通道。而在道家之中,后来也认为中脉是修通灵、出神的关键之处,金丹大道的元婴成于下丹田,出神的天门却是百会穴,这中间的通道正是中脉。
六成就法,也是密宗流传的那热六法,相传乃是密宗中最为高级的密法,是口口相传的正修部法,“开演奇妙法门,使自性光明得以显现,须调呼吸,炼心智,具足根基,乃能出生”,几乎涵盖了藏密的所有光明,除却“破瓦”的转识成就外,其他还有灵热成就、幻观成就、梦观成就、净光成就与中阴成就。
就在这时,忽然一阵冷风吹入,酥油灯摇摇欲熄,帐篷的门帘掀开,那名古稀老人头戴僧帽,身披僧袍,一身盛装的弯腰走了进来。与此同时,卫飞的身形却是一飘,鬼魅般的荡出了帐篷。被少年阿努称为措姆仁波切的古稀老人,回头看了一眼,便又将注意力放在了丹增的身上。
一出帐篷,卫飞便禁不住打了个寒战,却是精神一振,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寻常人层层叠叠的包裹的像个粽子,恐怕还嫌不够,可是对于他照样有修为在身的人来说,高原的夜风,不过是如同洗了把凉水脸而已,只是那种尖啸声,却使得人从心底里便生出一股寒意来。
(很无耻的召唤月票,同志们哪,大类里月票排名前十的票数第一是158,第十仅是15啊,俺就要20票中不中?)
。
夜色降临后的高原,气温便低到了零下。丹增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卫飞,并没有说什么,默许了祝月影三人与卫飞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之中。只是他们六人出行时只携带了两顶帐篷。而丹增之外的那名古稀老人的身份似乎有些特殊,他与两名少年并住了一顶帐篷,卫飞、祝月影、赵老师、小胡,以及丹增还有另外两个少年则挤在了一顶帐篷内。
帐外寒风呼啸,棚内却是温暖如春,几盏酥油灯散发着独特的味道,正中悬挂了一幅唐卡,一尊菩萨手结法印,端坐在宝座之上,身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金刚护法。不过卫飞并不认识这是尊什么菩萨,否则仅从这幅唐卡上便能看出丹增的宗门。
丹增老人依然是盘坐着,那两名少年很沉默,在将食物饮水分给大家后,虽然也是盘坐在丹增的身边,可是头颈下垂在打着瞌睡。祝月影、赵老师与小胡日间连受惊吓,此刻早已沉沉睡去,卫飞也在闭目假寐。帐篷内一片的寂静安详。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卫飞忽然眉毛一抖,就在方才的瞬间,他的灵识之中突地察觉到一丝异样的气息,之所以说异样,是他从前从未曾感应到的,而且还不知道如何形容的气息。那种感觉好像是此刻帐篷的顶端忽然裂开一道缝隙,于是漫天的星光便洒了下来,可是帐外却是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飓风。
那种感觉带给人的应该是清凉,但卫飞却有种燥热之感,更为怪异的还是,燥热只是他的体感,在内心里却是一种极度的祥和圆满,仿佛就算此刻忽然间天崩地裂,都是极为自然的。卫飞不由得蓦地睁开了双眼,立刻便看到一直在打坐入定的丹增,缓缓抬起的眼帘下,双目中莹光流转。嘴角扬起了一抹微笑。
就在这时,忽然“叮叮”的两声,丹增膝盖边上的那个摩尼轮,突地自行转动一圈。银链敲打在经轮上,清脆的响声在帐篷内却并不显得突兀,甚至仿若一股清泉般的沁人心扉。听到脆响声,那两名少年仿佛受到惊吓一般,一骨碌跳了起来。怔了片刻后,突然一脸的惶恐之色,随后便跪伏在了丹增的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