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道门,在大时代的背景之下,经过了那么多年的传承,在境界的划分上,却是普遍采用了佛家的五眼六通之说。
所谓五眼,依次为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
所谓六通,依次为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境通,宿命通,漏尽通。
五眼是对境界的划分,六通则是相对五眼境界之中各种法术神通的一种概括。
修行之初,无论各门各派,修炼的又是何种法门,无非都是感知到天地之间的真气,然后采气聚于己身,随后冲关冲窍,打通经脉与穴位。这期间首先要感知真气,方才能采气,故而会有望气、内视等神通出现,是为肉眼通。
因此,方术之中的一些,比如风水、祝由等,都是在采气聚气过程之中出现的神通应用。望气与内视,就是风水与祝由的基础,尽管他们会在各自不同的理论体系支撑下,甚至有超出法眼、慧眼的神通出现,但在境界上,依然属于肉眼之通。
待得采气聚气圆满,各条经脉畅通无阻,自然就进入了天眼之通。天眼通从内视而起,入定中可视自身五脏六腑以及经脉运行,而后发散为透视身边,盘坐在静室内,然而室外如何,尽入眼底。再此后,便可遥视千里,也就是传说之中的千里眼。
从修行的角度而言,老郑头若不是因果相抵,还了李驻良的引点之因,他就永远只能昂首抬望天际边,那已然开了的天门,不能飞升。也就是说,今时今日他无论如何都要保下凤阳门。但只要他境界不跌,哪怕重伤在身,依然无误。
“好吧!“苗蛊门的那位高手沉默了片刻后,认清了事实,当即甚是果断的说道,“其他人立即回山,若我一日内再无消息传出,苗蛊门就此封山百年,再不踏足中原道门……”
周二冷笑,“就算你们入得中原又能如何?中原道门从来都是将苗蛊门视为己出,只是你们自己心怀鬼胎,反而不以中原道门人自居。首次出山,居然就想灭我凤阳,惘然无顾道门之规,若是论起来,你们甚至连道的门槛都没有进入。”苗蛊门的那人再次沉默了片刻后说道,“不入道门,那是因为我们的面前始终都有着十万大山在阻挡。没有在那种原始环境中生存过的人,就永远不会知道那里的残酷。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弱肉强食就是唯一能活下去的手段……“
听到他说到这里,周二忽然觉得心中发冷,一种极其不安的感觉涌了上来,能把“弱肉强食“这种赤裸裸的行为,毫无顾忌赤裸裸的说出来,可见这的确是苗蛊门的行事准则。
联想到刚才这人果断的挥退旁人,独留已身,周二真的身上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要不是自己近乎不要脸面的缠着师伯,要不是李驻良始终心系凤阳门。凤阳门就真的自此除名道门了。
既然苗蛊门一直秉承的都是强者为尊的丛林法则,那么他们为了对付凤阳门,又怎么可能不做足了准备呢?即便是他们对朱贵离去后的凤阳门,已经有了个全面的掌握,但是以他们在十万大山里的生活经验,无论做什么事,他们永远都是全力以赴,不留后手。
“阁下就是苗蛊门的门主?敢问如何称呼?“
那人的目光虽然一直停留在老郑头的身上,不过他却好像是知晓周二的心中所想,“我不是门主,也没有名字,若是依据中原道门的规范,各位可以称呼我为大长老。事关危急,哪怕是门主在此,也得听我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