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三节 吃拿卡要,时代特色

还看今朝 瑞根 3274 字 2024-04-22

孔令东被沙正阳招呼到办公室坐下,宁月凤已经把茶刨了上来,沙正阳也适时的递上一包红塔山。

“挺好,柏山哥挺实诚的,做事儿踏实。”沙正阳也在斜对面沙发上坐下,沙发有些破旧,有一块布面已经破损了,露出里边的泡沫,看上去格外显眼。

“嗯,高柏山比他爸强,他爸就是个死脑筋,牛脾气,转不过弯来的驴。”

想起刚才和高长松的争吵,孔令东就气不打一处来,高长松这个家伙真是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三句话说不好就顶上来,让你喘不过气来。

看见孔令东抖出烟,沙正阳连忙上前为其点燃。

孔令东深深吸了一口之后,才靠在沙发上,似乎感觉到沙发的不得劲儿,左右看了看,才道:“正阳,你这办公室也太差劲儿了吧?现在酒厂销售情况这么好,你这还是如此模样,人家客户上门谈生意,该怎么看?”

“孔镇长说的是,才回来没几天,真还没顾得上考虑这些,明天我就让办公室赶紧去换一套稍微好一点儿沙发。”

沙正阳也意识到自己现在这个办公室的确有些太简陋。

他倒没有想法要去换什么多豪华的办公用具,但是连沙发都破了露出了泡沫,办公桌也是磨损得相当厉害的老式货色,的确和一家销售准备冲击五千万的企业有些不匹配。

“嗯,企业形象很重要,现在有些客户就是势利眼,先敬罗衣后敬人,看你这办公室破破烂烂,就会怀疑你的实力,没准儿就不敢和你做生意了,这一点你得要注意啊。”孔令东一本正经的一副过来人的模样道。

“是啊,是啊。”沙正阳连连点头,心中暗笑,估摸着孔令东又要顺着这个话题向下延伸了。

“嗯,你明白就好,听说你们酒厂这段时间销售很旺,已经出了好几百万的货了?”孔令东话题一转,没等沙正阳否认,就接上话。

“正阳,干得好,抓住这个时机,把厂子好好搞起来,让高长松和杨文元他们看看,别以为我们镇上就是在塞包袱,现在他们可是把牙都笑掉了吧?如果他们不乐意,可以把厂子交回来。”

沙正阳脸色险些就绷不住了,差点儿笑出声来。

你这是要逼着东方村和红旗村造反么?

先前酒厂搞不动了,强行塞给两个村抵了接近两百万,就差点儿让两个村拒缴农业税和水利费以及统提款,现在好不容易酒厂刚有点儿起色,你现在又要来摘桃子了,估摸着镇上敢这么做,两个村真的要和镇上拼命了。

“孔镇长,现在说这个已经没有意义了,而且现在酒厂也只能说刚上正轨,大家都知道搞企业是兴衰不定,几年好,几年衰,这会儿看着酒厂很火,没准儿明年这个时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沙正阳摊摊手,“现在高书记和杨书记他们俩一样是心里七上八下,隔三差五来问我眼下这情形能维持多久,问得我自己心里都没底了。”

沙正阳的态度很端正,丝毫没有因为酒厂生意的红火就忘乎所以。

郭业山交代的工作,他不折不扣的去完成,上午先到镇政府打一头,然后就骑着自行车下乡,花一个小时去跑一个点,察看情况,然后径直到厂里办公。

如果说的确有事情要跑市里或者县里,那么他也会提前到镇上打个招呼,而专题活动的工作也会利用其它时间弥补过来。

这种作风不但让郭业山非常满意,就连孔令东和余宽生等人也不得不承认沙正阳干得很出色,完全没有他们想象中年轻干部的那种浮躁气息。

从待人接物的态度再到工作作风,以及村上的风评,都足以让沙正阳到年底挣一个先进个人了。

宁月婵比沙正阳晚回来半个月,毛国荣则还留在长沙。

要巩固市场,不是单靠一锤子买卖就能搞定,这一点作为老销售的毛国荣比宁月婵更清楚,所以毛国荣留下来还要逐一把整个三湘各地市的市场跑一遍,以防止竞争对手的反扑可能带来的回潮。

这一波热潮过后,会有一个从高潮期到平稳期再到低谷期的过程,然后如果后期市场渠道的维护做得好,那么就会从低谷期重新回到平稳期,这才是一个产品在市场上的正常表现。

对东泉酒厂的收购,不出所料的在南渡镇里还是引起了轰动。

虽然收购价格很低,不到五十万,实付四十八万,这也是通过专门的资产评估得出的。

东泉酒厂总资产大概在三百五十万左右,但债务就高达二百八十多万,主要是欠信用社和合金会贷款,另外欠工人工资就高达十多万,以及还有部分货款。

东泉酒厂的资产主要体现在库存原酒基酒,以及部分仓库上。

东泉酒厂的储藏酒库比红旗酒厂还要大不少,因为它主要是以外销原酒为主,所以酒库规模不小。

沙正阳感兴趣就是东泉酒厂目前的库存原酒和窖池规模,其他还真看不上,当然这些土地如果你能坚持到二十年后,也能大赚,不过有谁能坚持到二十年后?

并购了东泉酒厂,沙正阳只同意支付了工人工资,其他债务都还需要一个合理安排来偿还,当然已经到期的信用社贷款肯定要还,但也和信用社谈好,还了之后,还得要贷出来,否则酒厂就没法运转了。

这年头都是这样,找一笔款子过桥,然后重新贷出来,而信用社也乐意采取这种方式来应对上边的考核检查。

无论如何这样一个并购,还是让南渡镇政府的领导和干部们都意识到了这一次红旗酒厂是真的翻身了,否则不可能几个月就能从一个奄奄一息的酒厂现在摇身一变居然把临近的东泉酒厂吞并了。

哪怕东泉酒厂也名不见经传,但毕竟规模还是有那么大,而且背负那么重的债务,东方红酒业都敢接手,这也让干部们对东方红酒业的状况充满好奇,这个酒厂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