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百二十六节 进入实质

还看今朝 瑞根 3305 字 2024-04-22

“你觉得哪里还有问题?”沙正阳很重视曲晓伟的看法,因为是曲晓伟亲自和三洋方面多轮接触,而三洋方面上次来见面初谈,也是曲晓伟为主接待的。

“我捋了捋,像设备厂房和熟练工人方面,他们都觉得问题不大,毕竟宛州电器厂也是老字号,像月季洗衣机他们三洋方面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都分拆做过分析,认为还行。”

曲晓伟话锋一转。

“他们的担心只要有,第一是工人们的作风纪律能不能胜任三洋的严格管理,如果不行,他们会辞退解雇部分员工,这一点他们要获得明确答复。”

沙正阳默默地点点头。

这一点焦虹同样给自己提出来过。

国企职工对待工作的看重程度肯定没有东方红那些职工那么强,会不会在严格的纪律和远高于他们原来的劳动强度下难以适应,或者说肯定会有一部分人难以适应,那么企业要有解雇权,否则难以为继。

“第二,诸如资金问题上,他们要求合作方必须要以现金入股,并要联合监管。”

“这在情理之中。”沙正阳点头。

“第三,股权比例上,估计还会有争议,但这是具体谈判中来解决的问题。”

“嗯,这也是合理的。”沙正阳觉得这一点也很正常。

“第四可能就是三洋品牌授权问题和月季品牌的使用问题上,技术转让上,合资年限以及股权未来的收购等问题上还有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这就比较复杂了,我估计最难的也就是这些现在都还没法确定下来的事宜。”

曲晓伟站起身来,走了一圈,“虽然三洋方面对此表现得很淡然,但是直觉告诉我他们在这个问题上肯定在打主意,有想法,但我现在也无法确定。”

沙正阳皱起眉头。

月季的品牌现在说实话影响力除了邻近几省外,其他各地基本上没什么影响力了,而三洋品牌现在当然是如日中天,这也是三洋合资入股的主要资产。

但是如果因此要废弃月季品牌,那就存在风险。

一旦三洋中止合作,月季品牌又荒废几年,恐怕电器厂要重新打造一个品牌,那不知道又要付出多少了。

但现在不确定三洋的意图,只能是且看且行了。

“市里真的要修宿舍楼了?!”费璐大喜过望,但马上有反应过来,就算是马上修,那也是两三年后的事情了。

虽然嘴巴上说没有啥影响,但是现实困难却摆在这里。

贝一河在这边只有一间,而文化局那边也给了她一间,但条件还不及这边,而且复婚的话,那间房能不能保得住也不好说。

关键是就算是能保住,问题是怎么来住?自己和贝一河住这边,女儿回来住哪里?总不能一家三口挤在一间房里吧?婧蕾也都是十六岁的大姑娘了,怎么可能再和大人住一间房?

但沙正阳又撂下一句话说要把隔壁那一间给腾出来,那就再合适不过了。

“嗯,肯定要修,不过,就算是修好那也需要坚持几年啊。”沙正阳摇摇头,“还得先把你们一家子的房子给解决了才行。”

费璐其实也不愿意搬离这里。

摆明了沙正阳就是他们家贝一河的贵人,沙正阳才二十五岁不到,不但林春鸣对其青眼有加,连钟广标和明永昌乃至叶和泰也都对其很很看重,日后飞黄腾达那是明摆着的事情。

这要住着当邻居,那成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这关系怎么也要比外人强得多,而且本身贝一河就是沙正阳提拔起来的人,有这层关系贝一河没准儿也能来一个老树逢春大器晚成。

“沙主任,方便不方便啊?如果不方便那就算了。”再怎么嘴巴上也还要谦虚一下,费璐这点儿人情世故还是懂的。

“应该没大问题吧。”沙正阳笑了笑。

这市委市政府里边宿舍楼这么多,虽然说一切都要按照规矩来,但是这规矩也是人定的,肯定会有一些专门空出来作为机动的房源,只是要看你够不够格来享受这个机动罢了。

自己不也是初来乍到,马上就能给你挪一间出来,至于像林春鸣和钟广标他们所住的那一片儿,哪怕是空着两三年没人住,那也得备着两套以防万一,这就是特权。

这种小房子,到时候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再腾挪一下就行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再说了像贝一河这种工龄年龄都不低,加上也算是副科级的领导干部,哪怕级别低了一点儿,也应当考虑才是。

再不济,有沙正阳出面打招呼,这就不是问题了。

“哎,沙主任,市里边的住房的确是太困难了,不是说七厂二所也要马上开始搬迁到市里么?他们那么多人要搬出来,肯定得给他们修宿舍楼吧?起码是几千上万套吧?市里边靠着修几百套,那也能解决多少问题啊。”

不得不说费璐的脑瓜子真好用,这么眼珠儿一转就能想到这一点来,贝一河被她吃得死死的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市里就算是要修宿舍楼,肯定也不会去和七厂二所沾边儿,那不是瓜田李下,自招嫌疑么?”沙正阳笑着摇头,“放心吧,市里肯定要研究建宿舍楼的问题,而且很快就会考虑。”

建宿舍楼非常必要,这是沙正阳给林春鸣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