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百五十一节 只做不说,人脉铺筑(第二更!)

还看今朝 瑞根 3292 字 2024-04-22

“哟,卢主任,好久不见了,气色很不错嘛,是不是工作很顺心啊?”沙正阳也挥手打了个招呼,笑着道。

“再顺心也不及在你麾下工作时心情舒畅啊。”卢雅很会说话,坐下之后笑逐颜开,“香城县高官和县长与沙主任很熟?”

“哦,还真有事儿?”沙正阳知道卢雅是个懂分寸知进退的人,也不在意,“书记郭太华我不是很熟悉,但县长郑国忠我比较熟悉,前段时间和他联系两次一起去南粤那边招商引资,同居一室,还算比较投缘。”

“没,没,我就顺口一说。”卢雅微笑着摇摇头,“我就琢磨万一哪天真的我们要回宛州呢,到时候也算是有个可以投靠的对象啊。”

沙正阳瞅了对方一眼,觉得对方似乎话里有话,但是这种场合下也不好多言,只是笑着摇摇头。

很快焦阳满头大汗的出现了,显然是觉得领导都到了他才到,有些紧张,连连解释。

“不用说了,焦阳,你在乡里工作回来还有那么远,怎么可能像机关里那么准时?”桑前卫却是毫不在意,“坐吧,今儿个正阳回来请客,叫上几个熟人,一起小聚。”

焦阳也相当健谈,见桑前卫很随和,很快就丢下了先前的拘谨,迅速融入到了场合里来,看得沙正阳也连连点头。

看得出来这家伙在宣传部和双林乡这段时间的打磨锻炼还是很有效果的,人的气质都有很大变化提升。

焦阳下派到双林担任副乡长之后,分管农业这一块工作,这段时间都在走村串户,进入状态很快,和桑前卫很快就找到了共同话题,而桑前卫显然也很喜欢在这种气氛下探讨工作,两人谈得非常合拍。

而沙正阳也和卢雅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开发区这大半年来只能说差强人意,萧规曹随都算不上。”卢雅脸上浮起一抹不太满意的神色,“不过总算是占了先手,现在还过得去吧。”

“前期做了那么多基础性的工作,难道你们就没有后续跟进推动招商引资?”沙正阳有些不解,“现在都是你追我赶的时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朱伟忠再是蠢笨,也不至于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吧?”

“怎么不明白?”卢雅脸上浮起一抹讥讽的笑容,“招商引资这一块工作室他在负责,赴南粤那边招商引资我们也搞了,但去的都是各乡镇党委i书记,大家都是抱着游山玩水的心态去,走一趟,开开洋荤,能有多大效果?但他在这些书记镇长们口中的口碑却大幅度上升了啊。”

沙正阳摇了摇头,不好再说,再说就容易被人视为自己是针对朱伟忠了,倒是显得自己小鸡肚肠。

“好在朱书记来了之后,局面有些改变,我看朱伟忠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段时间工作积极性蛮高的。”卢雅继续道:“他又准备赴长三角地区去招商引资,估计这一次得要好好考虑一下该怎么做了。”

朱凤厚不是可以糊弄的人,朱伟忠估计也是觉察到了这一点,这位本家书记可不会因为同姓就对你另眼相看。

“郭部长,您想听我的看法?”沙正阳嘴角带笑,轻声问道。

“嗯,你的观点素来高屋建瓴,眼光也高人一筹,我想听听。”郭业山点头。

“您那位同学的关注点很精准,不过既然中宣部都关注到了这些,但是为什么外界却没有多少其他动静呢?”沙正阳抛出一个问题。

“噢,你觉得这里边有什么特别?”郭业山眉毛蹙起,然后又舒展开来,“是条件尚不具备全面推开,还是部分地方特例?”

“你觉得呢?”沙正阳反问。

“我觉得不应该是部分地方特例,我们华阳亦是如此,说明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照理说乡镇企业没有国有企业那么敏感,可毕竟也还属于集体资产,这中间的转换,缺乏一个明晰细化的章程。”郭业山眼睛渐渐发亮。

“嗯,就是缺乏一个明晰细化的章程,改制也好,取帽子也好,厘清关系,明确权属,这是好事,但应当有一个章程,哪怕一地一章程,那也是有规可循了,不至于日后受人诟病,也便于监督。”沙正阳笑了起来。

郭业山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下午还要上班,郭业山喝啤酒,沙正阳索性就以茶代酒,从前世中养成的习惯,开车坚决不喝酒。

“你的意思是花样如果要走这一步,应当在章程上先行一步?”郭业山目光熠熠。

“郭部长,这应该不是您宣传部的事儿吧?”沙正阳揶揄了一句。

“我不仅仅是宣传部长,更是县委常委。”郭业山底气十足的回了一句。

“嗯,我的观点,正如您那位同学给你透的风一样,现在高层没有表态,但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态度,但有需要拿好分寸,什么分寸?只做不说,这可能就是江浙和南粤那边的做法。”沙正阳检验道:“华阳也可如此,所以短期内没宣传部啥事儿,甚至需要你宣传部门闭口,免得招来无谓的争论。”

郭业山心中越发对沙正阳这个家伙的敏锐嗅觉和深刻探知能力感到佩服,重重的点了点头:“正当如此。”

“但从县委常委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你可以向县委建议,或者说最好在一个小范围内建议,如果要走乡镇企业改制的路径,需要提前设计好规则章程,这样可免日后的各种非议攻讦,也可以避免一些干部陷入利益格局。”

什么是小范围?可以理解为直接向县委i书记进言。

这个建议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华阳县委i书记何作成是汉都市委常委,也是汉都市委i书记黄绍棠非常看重的一个干部,在思想观念上一样属于开拓进取那一批干部。

同样作为市委常委,又是汉都市第一经济强县的县高官,自然在县里的班子选拔任用上也相当有发言权,哪怕是原来林春鸣担任汉都市委组织部长时也都提起过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