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奔腾急 第八节 不争论,先干起来!

还看今朝 瑞根 3239 字 2024-04-22

“沙主任,你可千万别这么说,这才是笔试,我读书出来也就几年,原来也经常写着东西,加上原来又在招商引资这一块工作上干过,占个先手也很正常。”

卢雅赶紧摆手,示意沙正阳别为自己拉仇恨,开发区里光是竞聘正科级职务的就有好几个,在笔试上被刷下来一大片,只剩下一个人进入下一轮的面试。

当然这几位原宛州开发区的副科级干部还是有一些“特权”的,那就是不管他们在笔试中成绩如何,但起码他们可以直接进入副科级面试,这也算是多一次机会。

但如果在副科级竞聘中仍然被淘汰的话,那么恐怕就要面临着回到最早的原单位去坐冷板凳的结果。

“连这点儿自信都没有?看样子我都比你自己更有信心啊。”沙正阳笑了起来。

按照竞聘规定,笔试成绩既是一道门槛,把大部分人淘汰,同时该成绩会在面试后记入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面试占百分之七十,这样来综合计分。

见沙正阳打趣,卢雅也有些不好意思。

说实话她毕竟在银台开发区干了一年,这一年里她的努力并非没有回报,在几道论述题中她都充分的展示出了她对这一类工作的了解和熟悉,而在面试这一关上,她相信自己还可以发挥得更好。

“沙主任,把握还是有一些的,这两天我和不少一起来竞聘的也交流过,感觉他们大部分都还是停留在比较原始老旧的思维方式上,恐怕对开发区如何定位,如何开展工作并没有多少考虑,下一步想要实现你的目标和想法,难度不小啊。”

卢雅的话是实话,同时也是在给沙正阳泼冷水。

别看这公开竞聘搞得轰轰烈烈,似乎也有很多人蜂拥而来,但是真正能胜任的,或者说能马上发挥即战力可以派上用场的人,恐怕会有预想的那么好。

沙正阳其实也清楚这一点。

宛州之前基本上对这一块工作,尤其是要对外招商引资的工作是一片空白,很多人都停留在老一套的概念上,以为开个招商引资会,发点儿资料,吆喝几声,项目投资就自己来了,但现实中哪有这么简单?

但无论如何,这总比那些完全不懂行的人来从事这项工作要好得多,而且通过这一轮竞聘,也能让大家明白这份竞争背后意味着什么,如果不努力工作,那么试用期之后一样可以被扫地出门。

孟子辉的话让林春鸣和冯市长都是为之侧目,冯士章忍不住问道:“无线电厂他有眉目了?”

无线电厂是现在市政府最大的伤痛,六千多工人,每个月光是生活费就高达一百三十万左右,加上其他零敲碎打的开支,每个月市财政要为这个黑洞里扔进去一百五十万,想一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每年光是这一家企业就要填进去接近两千万,而宛州市去年财政收入不过六亿出头,光是一家企业就用去了百分之三,这如何能让人接受得了?

尤其是在眼见得宛州华峰生产进入了高速增长期,而若斯电器也渐入正轨,但最大的这一家企业却还是这样,无论是冯士章还是阴朝凤内心都是难以接受的。

按照今年华峰电器的高速增长势头,光是华峰一家今年就能交税突破一千五百万,这一下子就超过了去年上缴税收第一的大户——宛州制药厂,一跃成为纳税冠军,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冯士章越看沙正阳越顺眼。

若斯电器现在还不好说,毕竟规模要大得多,而且是中外合资,两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加上开初的承诺财政补贴,冯士章也不指望若斯电器上缴税收有多大突破。

但只要能把无线电厂这块最大的包袱给卸掉,冯士章觉得就是让沙正阳当个书记县长也当得起。

“他没有明说,但是感觉这小子是有些想法了,他说得动大手术,另外寻找的产业充实进来,光靠现有的这一摊子,已经无法支撑起了。”

孟子辉也专门问了几句,但是沙正阳说得很含糊,到最后问得紧了,沙正阳就直接说现在他心里也没数,还要等几个月才能见分晓,人家那个团队现在干得风生水起,都是收入几十上百万的,未必愿意来。

在这个问题上林春鸣和冯士章以及钟广标的观点基本一致,既然中央都对电风扇厂和电器厂改制持肯定态度,而且还给予了鼓励,那么在无线电厂的改制问题上不妨就可以再把步子迈大一点,只要能解决问题。

“袁成功前段时间也来找过我谈过,他说真阳县的经济开发区也打算主动向市里靠拢,准备将电子产业打造成为真阳的主导产业,目前他们正在准备经济培育支持一批电子元器件企业,为若斯电器和华峰电器配套。”

钟广标也插话道,在这一点上袁成功是最急切的,而真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势头也不错。

“正阳和我谈过,电子产业这个产业体系庞杂,分类众多,规模宏大,光是元器件产业就相当骇人,目前宛州有三大电子电器企业,虽然无线电厂现在没落了,但是也不是没有机会,加上七厂马上要搬出来,这又会带来很多机会。”

林春鸣顿了一顿,似乎在掂量什么。

“电子产业尤其注重集群效应,集群规模越大,马太效应越明显,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在这个产业走到前面,那么未来我们做大这个产业的希望就很大,而其他城市想要和我们竞争就越难,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宛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走到前面是很有必要的,哪怕前期我们会投入比较大,甚至负债前行,但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