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十一节 切入点

还看今朝 瑞根 3301 字 2024-04-22

“我就知道好用的人落不到我手里。”卢雅也不是很在意,要说经验,谁也不比谁多多少,关键在于你肯不肯学,肯不肯干,张瀚肯学肯干,那就没啥学不会的,态度最重要。

“你在竞聘时提到了食品和鞋帽,我有点儿触动,食品产业你觉得是我们打开突破口的最佳方向么?”沙正阳其实也早就考虑到了食品产业,但是卢雅想得更具体了,他还只是考虑到了一个大方向。

“其实我之前都提到了,现在我们开发区情况这么差,完全没底子,你不从食品这些低门槛的产业做起,怎么来实现建发司那边的土地高周转?”

卢雅顿了顿道:“电子电器产业肯定是未来宛州的优势产业,但是这个行业的门槛相对较高,就算是元器件产业,也需要一些龙头来带动,但现在宛州这边的龙头还欠缺点儿火候。”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先用食品产业把宛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声势造起来,做大,然后再来考虑宛州从自身定位来考虑的主导产业发展?”沙正阳微微点头。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卢雅又犹豫了一下才道:“实际上我个人认为,目前宛州真的没有什么资本来谈什么选择主导优势产业,要谈这一点,我估计汉都开发区都还要假以时日,嗯,估计也就是汉都高新区要往自己脸上涂脂抹粉的话可以说说,实际上他们仍然做不到,或者说只能哄哄自己。”

“卢雅,你这话可把汉都那边挖苦得够呛啊。”沙正阳笑了起来。

“我去过燕京和沪上以及深圳考察过,真正能谈得上所谓高新优势产业的,大概只有燕京和深圳,尤其是深圳这边做得好一些,沪上那边浦东大开发,但主要还是以金融贸易这一类基础性的产业还在打底子,或许两三年后能见到成效,汉都那边,我估计98年以后能有成果就算是发展得比较快了。”

只有沙正阳一个人,卢雅也没那么多忌讳,“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不敢妄言,免得别人又要说我太过悲观,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

“不,你这个观点很实际,像我们宛州这种情况,很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就是觉得自己宛州是全省仅次于汉都嘉州的大城市,人口比汉都还多,地理区位也很好,没理由发展不起来,应该是要着力培育符合我们市情的主导产业,忽视了我们自身的基础。”

沙正阳却很重视卢雅的这个观点,“另一种就是觉得我们宛州地处内陆地区,既不是省会,也不像嘉州那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所以有些自暴自弃,觉得随便那样,只要愿意来咱们这里,咱们都应当不加选择的奉若上宾,这两种观点都很有市场。”

“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混合了自卑和自傲,左倾到右倾。”卢雅扑哧一声笑了起来,“这种心态在没有底气的地方尤为突出。”

“喂,你现在也属于其中一员,请不要用汉都人的观感来看好不好?”沙正阳没好气的批评了对方:“你要迅如融入进来。”

“我已经融入了进来。”卢雅不服气的反驳:“难道我这不是在为开发区考虑么?”

沙正阳眯缝起眼睛,“看样子你是胸有成竹了,我倒是多虑了,你打算从哪些方面着手?”

“当然是食品行业了。”卢雅也不客套,“我提到了,糖果糕点产业,我去年去过珠三角和闽省一次,发现这些区域的糖果糕点产业蓬勃兴盛,尤其是港资企业特别多,这些商人对成本十分敏感,而食品原料到处都能有货源提供,所以我准备在这方面下手。”

“还有么?你这太泛泛了,我觉得你应该还有大的动作。”沙正阳还是比较了解自己这个老下属的。

面试终于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紧张而又枯燥的计分算分,然后按照高低顺序排位。

纪委的人否则现场监督,然后还有一票人进行复核。

这关乎一批干部的成长和选拔,没有人敢轻忽。

到了晚上,成绩全数出来。

不出所料,卢雅面试成绩第一,名列正科级竞聘考试总成绩第一。

38号竞聘者晏家明面试成绩四,笔试成绩第一,副科级总成绩第一。

16号竞聘者温延亮面试成绩第二,笔试成绩第九,但总成绩也排位正科级中第二。

43号竞聘者庄严面试成绩第三,笔试成绩第七,总成绩排位副科级中第二。

9号竞聘者胡志洋面试成绩第六,笔试成绩第十一,总成绩副科第五。

让沙正阳比较高兴的是,还是有一批能够入眼的干部涌现出来了。

像晏家明来自市经委,毕业于汉川财经学院,工作还不到五年,但也有两年基层工作经历。

还有庄严,来自真阳县曹集镇,毕业于省建筑工程学校的中专生,一直在乡镇上工作,但是善于学习,而且考虑问题很细密周全。

这批干部面临普遍不大,正科级中进入考察名单的最大的不过40,最小的就是卢雅了,刚29,副科级中最大的不到38,最年轻的晏家林才满27。

等到所有成绩出来,一切敲定,只等纪委和人事处的考察结束,就可以正式任命了,当然这其中也还有一年的试用期。

沙正阳走进会议室时,陆健正在和奚重山说得热闹。

“钱市长回去了?”

“回去了。”沙正阳点头,“这边敲定,他给唐书记、叶部长电话里报了一下情况,明天正式出考察名单,三天之内如果没有意外,正式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