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太子不在了,赵子言符合登基的要求,大灾来了,祭祀大典开始,这种完全合乎情理的事情就算被赵子言发现了暗藏的设计,他能怎么样?
我不举行祭祀大典了——文臣死荐,史官笔录,后宫里太后哭着说大局;承太子没死——多少年来无人生还的悬崖,你说没死你去把人捞上来?承太子妃怀孕了——所以你就要把责任推给还没出生的婴儿?又或者,眼看大灾来临刷的一下把自己的孩子退出去做挡箭牌?——不好意思,他们根本没有继承权,更不说这种事赵子言不可能做得出来。
而在赵子言抵抗的过程中,外面灾情越来越严重,死伤的百姓也越来越多,这一切肯定是被算在他身上。这样就算是中立的朝臣们,为着天下百姓也会站在赵子言对立面,最后大局已定。
在这个设计里,赵子言的一切情况都被算进去了,所以他的支持与否从来不是决定性因素。
或许在前面那个祭祀大典需要特殊要求的选项里,赵子言的想法有需要被照顾的地方,所以太后他们才会继续演戏,但这更可能是他们希望营造出一种和平的表象,使得自己的的历史形象正面一点,毕竟赵子言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他有妻子孩子,有了牵挂自然被控制起来更容易。
看皇后刚才的话语,她应该也是大致知道这种处境的,而当初说的“和大臣商讨”,在赵子言现在焦虑导致的过度脑补下也可以理解出多重意思。
现在想清楚的话,如果没理解错,赵子言这几天的行为就显得很可笑了。他是不是有找到退路,是不是有找到降低损失的方法,是不是具有成为一国之君的能力……这些都不是要太后他们所看重的。
他们只需要赵子言当上皇帝,然后举行祭祀大典完成任务就可以了,也因此,赵子言交给太后的是有保留的言论还是真真切切推心置腹,没有任何意义。
而这边皇后被扶起来,看赵子言脸色很不好看,自然更加忧心忡忡。她知道他们的处境吗?知道一些,但不全面。
她知道这天上掉下来的皇位不会是好事,就像当初的入选,像她这样的女子一抓一大把,所以轮得到她的“不一样”一定不是好事。现在看来,左右不过是她无依无靠,不能给夫君带来任何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