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王全华此时正待在家中不知在干何事,有一些需要他亲自动手的事情不得以让王管家代替,毕竟旧社会的封建习俗到了现在慢慢的也会被人淡忘,死后的人由一副棺材演变成一个小盒,规矩是随时可以改变的,而有钱人说的话就是规矩,这也是我往后悟出来的一个道理。
程序的繁琐向来是师父注重的一个细节,所以我也就明白了人手的问题。四位抬棺人在选定好合适的位置后缓慢将棺材放落,奇怪的是雨在这时便停了下来,但看天上乌云密布透不出阳光且有大雨之势,师父便抬头望天许久后紧皱眉头,片刻后吩咐几位下手在选定好的位置开始“打穴”。
挖好棺材洞穴就叫“打穴”,“打穴”前也有规矩,需点烛烧香行开山之礼,又需要画太岁,再则打木桩,整套事情完成后再由“八仙”前来做穴,做好后又必须将太岁画像烧毁。
这种墓穴,是要把灵柩竖直推进去的,把灵柩的上首搁在上面,再用撬棍往里面推,推进去之后再抽掉垫底,最后铲一些草皮把洞口砌严封好。
整件事情说起来复杂实际操作起来更为复杂,待到大伙儿将棺材推进墓穴时都已经累的直喘粗气,但那会儿大伙儿还不能有休息的时间,眼看天要下起大雨,若是在那之前还不能将墓穴封好盖起坟头,只怕雨水落下后事情会变得愈发棘手起来。
我一直处在师父身后观看着事情的整个过程,那时候的风刮的很大,期间夹杂着些许雨水,打到人脸上的时候让人有些看不清东西。大伙儿见天色渐变四处昏暗,便趁热打铁准备将最后一个步骤一并完成。
这回属于二次下葬,早前需要走的程序都走了一遍,所以现在只走一个形式,待到大伙儿把墓穴封死后这时天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伴随着狂风呼啸而来,我瞧见整片山林的树木都有倾倒的趋势,可想而知当时的天气是有多么恶劣。
雨随着时间推移越下越大,这就算是在精壮的男子也受不了这般吹打,好在在墓穴前方的不远处有一所破旧的土房子,众人想都没想便一窝蜂的跑了过去。
房子虽小但也能容纳众人,我见王管家挤去身上的雨水后,说道:“要我看这雨下的好啊,下的及时。这坟头刚盖起来就有雨淋下来,我看这王家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王管家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回应。但他的话并未得到师父的赞同,相反的是我看他老人家表情有些不太乐观,于是乎我靠近了些,小声问道:“师父,这王老太棺材都入土了你还愁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