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对方称自己为修道高人,茅一飞心中一喜,也同意了下来,他下山游历江湖,就是为的便是扬名立万,啊不,其实是斩妖除魔啦。
管家说话了,对于新加入的两人,大家都没什么意见,只是那两名大轿子旁边的道人,深色倨傲,对于新加入的道士,甚是不喜。
同行是冤家,真是一点也没错。
那名身背着长剑的道人还对管家抱怨着,随便拉人,简直是浪费银两,有他们二人在,再也用不了其余道人了。
管家含笑着劝解,见背剑道人依旧喋喋不休,非要跟茅一飞和朱炯斗一斗法,场面一度显得有些紧张,然而这在胡管家眼里根本不算事儿。
“道长,来,拿着!这五十两是给你们喝茶用的,等到了之后,老爷会亲自设宴请二位的。”
天下百分之九十九的事情,都是可以用银子解决的,剩下的百分之一,其实是一件事情:银子不够了。
于是两人便跟在镖师后面,随大队人马继续前行。这次小灰竟然乖乖地跟在茅一飞和朱炯身后,真是驴心莫测。
“在下,天南山紫凌宫弟子茅一飞,敢问兄台?”
“在下散游道士,朱炯。”
茅一飞虽然身出名门,依然对于衣衫破旧的朱炯以礼相待。一路上两人相谈甚欢,主要是茅一飞在说,只有在提到道法时,朱炯偶尔回两句,他通晓鬼书,每每说出的观点,往往见解独特。
茅一飞暗暗惊奇,没想到朱炯看起来最多十五六岁,对于道法颇有心得,不由得对朱炯更加敬重,心道:自己这次下山游历,果然是对的。
茅一飞自己年纪也才十四岁,不过他自幼聪明,周围跟他年纪相仿的同门中,没有跟他同样修为的人,不想一出门,路边就遇到一个,感到甚是兴奋。
队伍一路慢慢前行,天快要黑时,来到了一处庄园。前后三座大楼,几十间屋子,旁边小河上还搭着一座水磨坊,磨坊后面一大片草棚,里面有很多牛马牲口,还夹杂着几头驴子。
牵过小灰,可是小灰却怎么也不肯再向西走。没办法,茅一飞只好被小灰牵着,向北而去。
“小灰,你今天让我好丢人啊!再怎么说,我也是一名除妖降魔的道士,这可是我第一次独自闯荡江湖!”
小灰抿嘴打了一个响鼻,对他的主人很是不屑。
……
再说朱炯,在樵夫的指引下,一路走了下去,虽然已经下山了,可是四周还是荒无人烟,别说镇子了,连个村子都没有。
走了大半天,太阳都快要落山了。
一看太阳,心道:不对呀,怎么樵夫指给我的路是向北呢?!我记得镇子应该是在东面才对啊。
正在揣测不定时,遇到前面一条大路,一队人马由东北方向走来。队伍很长,占满了整个大道,前后加起来有几十人。最前面走着一个大汉,身材魁梧,手里举着一个锦绣的大旗,上书“平安镖局”四个字。
后面是几个身穿劲装的汉子,背上背着刀剑。再后面是一群身穿灰色衣服,下人打扮的人,抬着四个轿子,最大的那个轿子旁边还跟着两个身穿天蓝色道服的道士。
最后面是几个下人赶着十几辆马车,马车上放满了箱子,马车左右排满了兵丁。
这只奇怪的队伍,里面有镖师,道士,仆人,兵丁,该有的不该有的,总之都有。
一大队人,转过一个弯沿着大路向南走去。朱炯走到路上,打算顺便问下路。眼看着大队人马越来越近,从南边一道烟尘,一人一驴直奔而来。
“小灰,停下!小灰你给我停下!”
“什么人?!”最先举旗大汉一抖手中旗杆,大声问道。
后面的人一面抽出刀剑,一面让后面的大队人马慢慢有序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