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没看到,他却马上面临被炖了的命运。
看着那一张张嘴角流涎饿鬼般的脸,朱炯眼珠一转,想到了一个很坏很坏的点子。
“这样会不会太坏了,不好吧!算了,我实在忍不住想看看结果。”
朱炯心里想着,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怪笑。
周围几个老汉老婆子拿手擦了擦嘴角,转头一起对着身旁一个矮胖老汉问道:“甘老二,你说他怎么笑了啊?一般的羊到这个时候,都吓瘫了。”
矮胖老汉穿着长衫一副书生打扮,背着手装腔作势地说道:“这你们问我就问着了,书上写过,这叫鬼笑脸,临死魂魄不惊散。这种羊,清炖后肉不酸,很鲜美,吃了那是延年益寿的。”
众人恍然大悟,看向甘老二的眼神满是崇拜,“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啊!”
矮胖老汉甘老二作为这里仅有的一个读书人,每每有一种优越感,而且他特别喜欢抓会读书的羊,沾着酱吃,就当读书了。饱餐一顿后,拍拍肚子感觉修养又提高了不少。
众人拾柴火焰高,不一会儿,锅就开了,翻滚的沸水,涌起的白色蒸汽里,一众人等兴奋地攒动着。
一股山风吹来,吹的白色蒸汽四下飘散,如烟如雾里,花花绿绿的寨民扑开眼前的白气,乌泱泱地冲向了朱炯。
几把撕烂了青道袍,也不洗,扑通扔进锅里,溅起了高高的水花。几个小孩儿抬不动人,很积极地在添柴,烈火熊熊而起,锅里没有往常那杀猪一般的惨叫,静悄悄的,只有沸水翻腾的声音。
众人纷纷点头,对甘老二竖起了大拇指,天下还有这等好人,不哭不闹,吃了还能延年益寿,真是圣母保佑啊!
就这样大锅猛火煮了一个时辰左右。
几名壮硕的男子走了过来,恭敬地看着八姑,她提着钢鞭走到朱炯身旁,哈哈一笑,“别伤了他,明天婚礼上,他是主菜!”
几名汉子看了看朱炯白嫩的小脸,狠狠吞了几口口水,将他轻轻抱起,放入了后面的屋子里,松了他身上大部分的绳子,还为他盖了被子。
寨子里的人们,这一晚大都吃的很饱,睡得很香,第二天一大早精神饱满,听到婚礼的消息更是容光焕发,一个个热火朝天地为婚礼前后张罗着。
黑灰色的吊脚楼,大红色的绸缎,各式的乐器,吹拉弹唱,仿佛今天是每个人的婚礼,在这一片喧闹声中,朱炯睁开了眼。
不一会儿,进来了四个汉子,拿着两根大竹杠,中间搭着一个简易的椅子,将朱炯抱起,放到椅子上,给他捆绑的手脚蒙上红布,抬了出去。
外面已经天光大亮,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花红柳绿的人们,扭动着各自腰身,扯着嗓子吼着奇怪的歌谣,整个山坡上,姹紫嫣红,如同群魔乱舞。
八姑那小山一样的身躯,简直鹤立鸡群,笑眯眯地看着一帮手下,这时她身旁的一名老婆子厉声高喊:“时辰已到,请新娘子!”
呜哩哇啦,一阵吹拉弹唱,根本不成曲调,众人只是振臂乱喊,一片兴奋中,两个婆子缠着已经披红挂彩的茶花,走出了那个塌了一半的吊脚楼,身后跟着一个干瘦的孩子。
六郎刚刚哭过,但这次却没有哭个大花脸,因为早上茶花将他的脸洗的干干净净的,这可是她的婚礼。
最后望了一眼那个摇摇欲坠塌了半边的破楼,茶花拉过六郎,“六郎,姐姐要走了,以后进了抓羊队,你要自己努力了。”
虽然能够进入抓羊队是六郎日日夜夜梦寐以求的事情,可要以姐姐为代价,是他绝对不愿意的,可他又能怎么办呢?!
乳臭未干的孩子,还不够八姑塞牙缝的。
画了两个大大腮红的媒婆,嘻嘻笑笑,蹦蹦跳跳,捏着嗓子一声高喊:“起轿!”
茶花身穿红袍,却没有盖头,坐在了一个比朱炯那个竹杠稍微好点的竹椅子里,被两个大汉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