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雅,我爱你,永远!
……
白沙县白沙塘街道办事处门口,张坤看了一会,然后默默的朝着右侧方向走去,一直走到挂着白沙塘街道派出所的牌匾前。
白沙塘并不大,所辖人口更是只有两万多人,所以一些政府机构都是从小从简,比如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还有什么计生办、社区管委会基本都设在一起。
张坤目光扫去,然后默默走了进去。
走进大门是一条不宽的走廊,走廊两侧有六间小屋,外面都挂着小小的门牌。张坤扫了一眼,然后径直朝挂着户籍管理处牌子的房间走去。
房门是开着的,里面有一位四十来岁,身穿制服的男子坐在办公桌后面,目光似乎有所分散,脸上百无聊赖的样子,望着办公桌上的电脑,时不时动动鼠标。
当张坤走进门后,中年男子抬头望了一眼,然后又转回目光盯着电脑显示屏,嘴里仿佛有气无力的道:“有事吗?”
张坤快走两步,来到办公桌前,然后轻声说出了来意。
大概就是,以前有一个长辈亲戚原本住在白沙塘,不过后来好像户口迁出去了,现在家里人想要联系一下,可是又不知道亲戚到底迁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想到户籍管理处这里查一下。
听完张坤的话,中年警察眼中略带警惕的望了张坤一眼:“你叫什么,哪里人,有介绍信吗?”
“我叫张坤,南湖省人,因为来的匆忙,所以就没带介绍信。实在是家里一个长辈快要不行了,想要见见以前的朋友,警官,拜托帮帮忙!”张坤说话间,抬起手中的塑料袋,轻轻放在办公桌上,朝着中年警察推了推。
警官的目光在塑料袋上斜了一眼,透过半透明的塑料袋,能够看清里面隐隐约约中华两个字,看款式,还是软壳的,看到这,中年警官脸上神色稍松。
他没有伸手去碰面前的烟,而是望向张坤:“身份证给我看一下!”
张坤忙掏出身份证递了过去,警官看了一下,然后便还了回来。这次警官的脸色已经好很多了,右手自然而然的摸到塑料袋上,同时嘴里淡淡的发话:“你那亲戚叫什么,曾经住哪里,大概什么时候迁出去的?”
张坤脸上一喜,然后忙道:“我那长辈叫陶雅,然后再上面一辈有一个叫陶宏伟,曾经住在白沙塘解放路28号,他们三十年前左右迁出去的。”
听到张坤的话,中年警官明显一愣,然后脸色微沉,眼睛深深望了张坤一眼,已经摸到身前的中华烟朝着张坤推去,然后淡淡摇了摇头:“这个忙,恐怕我帮不上了。”
{}无弹窗
湘南省是南湖省的相邻省份,从南山市到白沙县也只有四个多小时的车程,这里是彭艺博的家乡,也是她的家乡。
她叫陶雅,比彭艺博要小一岁,准确点说是八个月。
他们出生在同一座城市,家庭住址相隔不到两公里。
他们在同一所小学相遇,同一所中学,共用一张长桌,高中时依旧比邻而坐。
他们相识于年幼,一起搅过泥巴,相互摔过跤。他打哭过她,她也抓哭过他。
中学时,青春朦胧,两人时有争吵,或负气不说话,嘴巴子翘起,能挂上油瓶,但终归是笑的时候居多,嬉笑怒骂。
两人渐渐长大,然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会每天早上多走两公里路,去接她一起上学。放学的时候,他也会多走两公里,从自己家门口路过,直到看着她走进家门,然后他才往回走。
青春的烦恼是来的那么快,那么突然。
他们从一开始小心翼翼的相互摸索,到渐渐自然而然的携手而行。
他们曾在青峰山顶,望着日出发出自己青春的叫喊。他们曾在崖边松树下,相依看日落。他们躺在校园草坪,仰望同一片星空。他们在一棵柳树的见证下,发出了要永远在一起的誓言……。
小学同班,初中同桌,高中同桌,他们说,大学也要在一起。
他们努力的学习,然后报考了同一所医学院。当医生是他的梦想,她支持。
然后,他们如愿以偿的同时被录取了。
他们欣喜若狂,正当他们准备享受大学生活时,噩耗传来,她的名额被人顶替了,在录取通知书下发的前一天。
顶替她的人是一个胖子,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那胖子的父亲是南湖省当时某地的行署专员。
他们挣扎过,但很可惜,他和她的家都只能算是升斗小农,顶多是活的比较好的升斗小农,所以这件事在开始的时候结果便已经注定。
她被顶替了,他想要放弃,他说,只要能和她在一起,哪里都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