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汉代龙首玉

霉运阴阳眼 司徒北 2529 字 2024-04-22

听着侯保国略显恭维的话,正一脸轻松惬意,轻饮茶水的张坤,差点一口全喷了出来,然后一脸咳嗽的忙道:“侯老板,您别开玩笑了,这话说的可就太重了,什么大师啊,我就一玩玩的门外汉。”

说完,张坤不等侯保国接话,直接又道:“侯老板,这玉您觉得怎么样?能收吗?”

侯保国点了点头:“汉代和田玉,加工工艺精湛,应该是大人物的配饰,我收的话,一口价,十八万,小兄弟看怎么样?”

“吱。”张坤眉头轻皱,这价格,和姚志平给的估价可差的有点远,姚志平给的估价是二十五万。

侯保国看到张坤眉头轻皱,似乎明白张坤的意思,顿时苦笑一声:“小兄弟,我知道这价格确实是低了点,不过你这玉,它不太好出手啊。”

“我能看出来这玉是汉代古玉,但别的客人不一定看得出来,我总不能自己保证说,这玉肯定是汉代古玉,您买回去绝对没错,没这说法的。所以,我只能适当的压低点价格,小兄弟要是觉得不合适,我也没办法了。”

听到侯保国的解释,张坤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眉头轻缓。

是了,姚志平估价25万,是以他的身份带出来的,这玉要是姚志平拿出来的,那这汉代古玉的身份基本就没跑了,别说卖个二十五万,三十万都没问题。

但是这方法侯保国不行啊,虽然他号称潘家园玉石第一眼,但他终归是开店做生意的,这有句话说的好,无奸不商嘛,人家来你这买器物,看着这玉有点不太对,偏偏你还保证说肯定是真的……,这谁心里都得打鼓啊。

以古玩这一行的经验,但凡十分主动,甚至直接担保真货什么的,一般都有什么蹊跷。

想明白这点后,张坤终于点了点头:“行,十八万就十八万吧。”

至此,张坤新入手的四件古玩,瞬间再次出手,总计二十二万二。

这数字,还真够二的。

不过加上之前张坤卖还剩下的钱,张坤手里顿时有了二十四万多。

而此时,张坤身后的齐向阳已经完全是傻住了。

他的脑海里久久回荡着一句话:居然,是真的,走眼的不是张先生,而是侯老板,这……。

{}无弹窗

接过小刘递来的三十倍放大镜,侯保国再次低头打量起了手上的玉佩。

玉佩是战汉常见的青花料,玉质较差,还有些石性,一面青花较重,基本呈现灰黑色。另一面则是乳黄色,正反两面显露着明显的色差比。

但同时整块玉佩制作工整,抛光打磨精细,边缘处也十分锋利,看得出,制作这枚玉佩的工匠确实是用了心思。

然后玉佩表层一股黏糊糊的黑油泥,两边也都有些小磕碰,这是做旧时的常规表现。

最后则是玉佩的开孔处,侯保国推测是以管钻再敲断的加工方式,不过这也是侯保国怀疑的第二处,开窗边缘泾渭分明,玉佩表面沁色厚重,而打孔内却和新的一样。

至此侯保国便有了大概的印象:工仿汉,玉煮蜡,皮壳做旧。

而这也和侯保国的第一印象完全一致,不过想起刚才张坤说的话,侯保国拿起三十倍放大镜,再一次仔细观察了起来。

看了一会,侯保国一抬手:“棉布。”

伙计小刘立刻掏出早已经准备好的棉布送到侯保国手里。

拿过旁边小刘递过来的棉布,侯保国小心的擦拭了一下玉佩表面,顿时一阵琉璃光显现。

侯保国面色开始微微凝重,然后拿着棉布的手越来越用力,很快,原本纯白无暇的棉布瞬间黏上一层黑乎乎的油泥。

这时候小刘适时的递上强光灯,侯保国接过照了照,只见玉佩边缘处微微透光,而中间则依旧黑乎乎一片。

侯保国放下强光灯,继续拿起棉布,用力擦拭。

五分钟后,侯保国手中的玉佩已经开始微微泛起了蜡质光泽,玉佩的工痕也已经能用肉眼观看了,再看侯保国手上的棉布,此时已经乌黑一片。

此时,侯保国继续拿起强光灯照射,玉佩中间开始微微透光。

侯保国拿起旁边三十倍放大镜,仔细研究起了玉佩上的工痕,只见比头发丝还细的工痕上有转接刀的痕迹,转弯处不是一刀下来的,而是多刀组合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