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放弃了香气扑鼻的烤鱼,张坤继续往下走着,然后很快又来到一个早餐铺子前。
这个铺子就相对简单一些了,没有炭火油烟,只有一盆盆准备好的各种调料放在一张桌子上,然后旁边有一个小木箱,木箱里铺着稻草,稻草上一些还未睁开眼的小猪仔蜷缩在一起。
这间铺子已经有两人坐在桌椅上,他们面前各自摆着一盆配好的调料,还有一个白色碟子,碟子上放着十几只小木箱里的那种小猪仔。
只见一位食客拿起筷子,夹起盘子里的一只小猪仔,只听小猪仔吱的一声发出痛呼。
然后食客夹着小猪仔放入酱料盘里,小猪仔又是吱的一声痛呼,最后,食客将沾满了酱料的小猪仔放入自己口中,又是……。
旁边的雷雨看张坤伫立不动,便又解说道:“这是……。”
不过雷雨刚一开口,张坤便二话不说转身继续往前走。
这是什么,也许刚一开始张坤真没看懂,不过当看到食客的食用过程,张坤哪还会不知道。
三吱之名,即使以孤陋寡闻的张坤来说,也曾听闻,中国十大禁菜之一。
据说这道菜大补,但真正想要食用却也需要莫大的勇气,反正张坤是绝对不敢吃的,甚至听都不想听到那个名字。
继续往下走,然后又来到一个油炸铺子前,铺子卖的不是油条之类的油炸食品,而是一盆白花花的肉条,白肉条下油锅,一股股弥漫诱人的肉香便扑面而来。
“这个在我们这叫竹虫。”雷雨适时的解说道。
不过张坤看了一眼便直接转身就走。
竹虫这个名字张坤是第一次听到,不过在张坤老家,这东西通常单名一个字。
而一想到那个字,张坤就真的没有任何一点想吃的欲望了。
继续走下去。
绿油油的身躯不停扭动着,带着一根根的毛刺。
“这是油炸毛毛虫。”
“这是油炸蟋蟀。”
“这是……。”
十几分钟后,张坤终于走完了一整条街道停了下来,他呆呆的转头望向雷雨,一脸哭丧着的道。
“你们这就没有点正常些的特色美食吗?”
…………………………………………
ps:这两天有点不舒服,不好意思。
南云,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自古以来的边境之地。
早在大唐时期,南诏王阁罗凤遣使到长安拜见唐王,在朝堂觐见时,唐王问了一句:“君在何方?”
使者遥指南曰:“南边云下。”
于是在朝廷心目中,“南云”便成为了祖国西南边疆地域的代称。
作为祖国边境,南云与多国毗邻,越南,缅甸,老挝。省内国境线更是长达四千多公里,足有25个边境县与三国交界。
而这一次张坤要去的地方便是其中之一,马关县。
马关县是文山州下辖县之一,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相对来说比较贫困的县份。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马关县是离越南最近的一个县城,与边境的直线距离甚至不到五十公里。
而且,马关县距离边境中间,存在大量雷区雷场,其中就有一片,便是雷雨参加的扫雷任务中,计划任务的一部分,那里,也就是张坤最终要去的地方。
张坤从南湖出发,一路乘车先是到达了南云省会坤明,然后立刻又转车前往马关。
不过,车到坤明的时候就已经是下午三点了,而到了马关,更是夜幕降临。
这个点,再加上这么晚,夜色又是漆黑一片,就算再赶时间,想要做点什么,也不方便。所以张坤找了个旅馆便先住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
天刚放光明,张坤便从熟睡中醒了过来。
不过还没等张坤睁开眼,一丝丝的嘈杂声便从外面传来。
张坤睁开眼坐了起来,大大的伸了个懒腰,然后掀开被子,走到窗户前,拉开窗帘,打开窗户,顿时大片大片的嘈杂声扑面而来。
窗户下面是一条车水马龙的街道,马路两旁摆满了各种摊位,吆喝声不断入耳。
马路上,行人如织,偶尔几辆摩托车穿插其中,滴滴声不断响起,警示着前面行人让路。
张坤扫了一眼床头的手机,现在不过才是六点,但整个马关县却已经活跃了起来。
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早晨清新的空气,然后张坤就着这一片片仿佛活力四射的嘈杂声,洗漱穿衣,然后拿起自己的旅行包,下楼退房。
走出旅馆,站在门口看着前面如织的行人,突然,张坤鼻子动了动,只见大马路上,一股股四处飘逸的香气扑鼻而来。
张坤嗅了嗅,然后左右张望了一会。
大早上就开摊经营的多是食物为主,有贩卖各种生鲜蔬菜的,也有肉食牛羊等食材的,但更多的还是各种早餐早点铺子。
而张坤闻到的那些香味,便大多是从那些早餐铺子传来。
因为晋级天人合一后,张坤的嗅觉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以他能闻到的东西远比一般人多,也比一般人远。
张坤鼻子耸动了一会,然后很快分辨出了这些已经完全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包子油条面点稀饭米线,大多是习之以常的早餐,但其中有几味,却好像是张坤从来没闻到过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