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扭身就走,根本不给对方掂量和反悔的时间。
只不过五分钟,他已经冲出小楼,跑到街角的小旧书店,跟老板说要一本“三字经”、“神童诗”、“名贤集”、“治家格言”和“增广贤文”的合订本。这种东西在穷街小巷不是稀罕物,一会儿他就如愿以偿。老板还额外奉送了一本千字文,统共只付了区区两块钱。
利润是本金的一千二百五十倍!
什么叫商品价格越来越贱、服务价格越来越贵?这就是。
成果有了,却不能直接拿去给王小刘,不然服务得这么简单快捷,他肯定会觉得受了敲诈。于是方知晓就坐在小店里,要了支笔,把自己认为可以摘录的俗语和警句一一勾出来,一勾就勾了三百条。
真要衷心感谢华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谢前辈先贤的智慧道德。那些堆如山积的警句格言,哪怕只粗粗浏览一遍,还没认真攻读呢,方知晓就已经受益非浅,知道了无穷无尽做人的道理。
如果他认真按照汲取的这些道理做下去,说不定真能一洗原来所有被生活强加在他身上的种种吝啬、尖酸、凶恶和猥琐,并把那越来越少的善良、正直、慷慨和诚信十倍地发扬光大,从而成为一位又会做事、又会做人、文武双全、英才盖世,深受众人尊敬的一代名人。
即使因为外界纷扰,自身愚钝,修炼不纯,六根不净,仍然有些狡猾、有些世故、有些绝情、有些冷漠,那也是形格势禁,不得不然——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总之是心有明灯,从此就洗心革面,敞亮做人,如鱼得水,瑕不掩瑜。
“怎么早没读过这么好的小书呢?”他嗟呀着,遗憾着,心想:拿这个去做王小刘的精神食粮,哪怕再多要十倍钱,他方知晓也可问心无愧:这么丰富多彩的智慧盛宴,真足以让那小兄弟修成圣人呢!
知识有价,圣人无价!
一小时后,抱着充分与人为善而又充分照顾了自己利益的浓浓的成就感,他心情愉快地走回自家的小楼,手里捏着那五张刚刚抄好的纸页。
他真的很想把这五页字纸向每个经过自己身边的路人都使劲晃一晃,好让他们闻闻它那金钱般的特别好闻的气味、听听它那那金属般嘎啦啦的脆响——简直就是仙乐盈耳、阆苑飘香!
可惜了,办不到。没人能知道它们的真正价值,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
因此也就没人,向他惊讶地、羡慕地、崇拜地多看那么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