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到聊国的国王其实本无大志气,更何况天子把那个妃子赐给了他,于是他夜夜笙箫,好不快活。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他当上国王的第二年夏天,天降暴雨连绵数月,黄河水也涨到历史最高位,水量之大前所未有。
由于当时又没有如大禹般的人物带领大家治水,黄河最终决堤十里,淹没村庄无数,老百姓惶恐,以为是大神烛龙降灾于世,纷纷携家带口争相逃亡,一时之间举国动荡。
聊国国王也惶恐不已,以为自己的荒诞行为触怒了天帝,只好终日祈祷水退潮消,并昭告天下,如有大禹般治水之能人,他愿意上奏周天子,将王位禅让于他。
只可惜,大禹是开立夏国,统治天下的贤能,如他一般的人物又怎会相中这弹丸之地?
不过前来一试身手的人如过江之鲤般,有的说能召唤上古大神,有的说自己是大禹转世,有的认为大水为妖魔作祟,说自己能斩妖除魔。
国王并无良策,估计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想法,不管是谁都让他们去试。一时之间举国上下乌烟瘴气,人心更是惶惶。群臣也分成好几派,有的主张用神灵之力,有的主张举国逃亡,更有甚者将这天灾归于聊国国王治国无方,应以死谢罪。
国王震怒,处决了几个造谣生事的大臣,也斩了几个故弄玄虚的治水之人,但于事无补,大水反而愈加厉害。
忽有一日,水流泛滥的黄河之中漂来一具石茧之棺,老百姓打开石茧后,从里面走出一名年轻女子,其貌惊为天人,并能口吐人言,指导民众抗灾,仅用数天便将洪水驯服。
聊国国王闻之,不要脸地将诏书内容稍作变更,自己仍然当着国王,而将漂流石茧中走出的女子奉为天女。
实际上国王想废掉王后,立天女为后,只不过天女却不答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