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饭,村里人陆陆续续的上得山来。
这一忙碌起来,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三天过去,这三天李四基本时间都是在山上度过,经过三天的辛苦的栽种,当栽好最后一株果苗后,几天的辛苦总算没白费,回头望着身后整片竖立的果树苗,心中有股说不上来的自豪感,让他想起愚公移山的故事,祖祖辈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开着山,只为有条能走出大山的道路,嘴里哼着五音不全的愚公移山的歌曲“听起来是奇闻,看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
没怎么干过农活的李四,这几天真是累坏了,满手都是磨出来的水泡。
大家坐在山上聊天。
李四一人让了一颗烟,问到:“明成叔,你看那里有建筑队,我想在山上盖两间房子,在建个鸡棚。”
李明成比李明武小两岁,两家有着亲戚关系,小时候又是一起长大,所以关系不错。
“你小子从小就有想法,只是有点懒,知道村里人都叫你什么嘛!懒四,明武哥跟嫂子岁数大了,不能跟以前一样了。”说着语重心长的拍了拍李四的肩膀接着说到:“放心把,交到叔身上,明天我就给你找来建筑队。”
李明武这时候拿着钱回来了,干了三天,一人三百,只是李明成说什么也不要。
“明武大哥,收回去,你还跟我还客气什么,到时候果树挂了果子,让成龙给我送点就行。”
农村人赚点钱不容易,李明武脾气又犟,还死要面子,从来不喜欢沾小便宜,也不喜欢欠别人什么,就着脾气一看便知,不然也不会好几年没有搭理李四,闹的一队父子一天也说不三句话。
“亲兄弟明算账,拿着。”说着一把塞到李明成手里。
李四也劝到:“明成叔,你就拿着吧!不然我爸要生气了。”
第二天一早,小黄山动工,李明武就在村子里找了十几个人,一人一天工资一百,现在不是农忙时节,很多人都会干点散活,一听一天给一百,还管饭,都积极的拿着铁锨来小黄山工作。
上午清理了下山石,下午的时候,两辆大货车拉着满满的果苗经过一路的颠簸,终于开进大柳村的村口前,引来不少村里人围头观看,大车一路开到小黄山前,停了下来。
正在忙碌的李明武接到了果苗老板的电话,向李四喊到:“成龙,送果苗的车到山下了,你去带一下路。”
李四来到山下,一打招呼,送果苗的老板一脸无奈到:“小兄弟,不是老哥不愿意给你拉到地方,只是这上山的路比较狭小,车子根本上不去啊!”
在山前看去,上山的路只有人踩出来的蜿蜒小道,李四为了不失去山体的美观,专门把路开到了山的外侧,只要不围着山转圈,很难会发现还有一条上山的路。
李四给司机一人分了一颗烟,开玩笑地到:“哈哈,老哥放心吧!绝对不会让你剩下几块钱的油钱,咱上车我给你指路。”
绕了小半个山体,车子终于开上了山。
在卸车时,果苗老板在山上转了一圈,回来后对着正在忙活的李四说到:“小兄弟,你这地方还真不错,站在这山上面可以清楚望见整个村子,后面还能看到黄河对岸,水源也不错,离黄河那么近,还有沟渠,买上两个大型抽水机,以后浇灌就不成问题了,现在种上果苗来年有些果树应该就可以挂果了。”
李四听老板这样说起,才知道自己一直都没怎么关注用水的问题。
“还行吧!承包那会,没怎么具体看过,就是觉的承包过来,在山上养点鸡,种点水果能挣钱,承包过来还一直不知道那,这里有你说的那样好,现在看看还真有你说的那模样。”李四停了下来回答道。
果苗老板让给李四一颗烟,到:“我看你山前的坡地上,还有一大片荒地没开出来那,下次如果还栽果苗,直接给我打电话,我帮你送过来,就是这路况差了些,路上颠簸的厉害。”掏出明片递给李四。
“行!没问题,不过最好下次,能给我打折,也让我省点钱,这年头挣钱不容易啊。”李四将名片放在口袋里。
忙活了个把小时,总算将果苗都都卸了下来,付掉尾款后,果苗老板上车赶回县城。
中午饭是在饭店吃的,一个村子的,还拿着工资,晚饭大伙没好意思在让李四管饭,一下班都跑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