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最后一盏照明灯的时候,沐恩知道绳子已经到了头。

现在是海下六百米,周围一片漆黑,一点声音都没有,她感觉自己处在一片混沌之中。在头顶照明灯的照射下,身旁的巨钩挂着数十台声呐探测器,在乌沉沉的海里反射着苍白的光。

钩上除了挂着探测器,还有另一条同等长度的长绳,上面也有照明灯,这条备用的绳子是给沐恩引路和照明用的。

沐恩游过去,把长绳放下。绳子像条发光的大蛇,在她手心里一分分的往下延伸,绳上的灯光很快就被深海吞噬了,她提起一台声呐探测器,顺着长绳往下遛。

她的任务是把这数十台仪器送到一千米以下,精确投放。

这些声呐可以详细探查方圆五百米的海底地貌,为了对抗海下高压,它们装备了最先进的防御壁,但也正是因为这些防御壁,使得每个声呐的重量增加了五倍以上,无法再装备别的功能,一经投放,不能回收。

拼接的长绳也放到了底,沐恩听到了一种像是敲梆子的声响,她知道这是调研船给她的信号,让她在这里放下声呐。

沐恩放开手,沉重的声呐失去牵引,慢慢的沉向不见底的深渊。

这才是第一台。

沐恩沿着绳子往上游,去拿第二台。与此同时,调研船也在海上缓缓移动,开往下一个投放位置。

为了提高探测效率,每个声呐的投放位置都不一样,等海面的调研船开赴到下一个位置的时候,沐恩也上升到了六百米的位置,取下了第二台仪器。

海下一千米的温度在-4之间,她虽然穿着潜水服,但鱼尾是没有任何保护的,来来回回的经受这种温度,她也有点吃不消,只是一直在咬牙坚持。

海底漆黑一片,沐恩几乎感觉不到时间流逝,她并不知道自己每投放一个声呐都要耗时一个时,只知道巨钩上的声呐越来越少,终于只剩下一个了。

她最初下水的时候是正午,如今海面上已经入夜。

负责的研究员已经换了一次班,谢也撑不住,去吃了午饭和晚饭,上了几次厕所,听换班的人说就剩最后一个声呐了,想到沐恩一会儿就上来,他心里也有些雀跃,走到甲板上时,他发现所长一直站在甲板上,目不转睛的看着屏幕上的下潜深度上升又下降。

乍一看他这淡然悠闲的模样,旁人说不定会以为他只是刚刚来甲板上,在这里吹海风。

可是,谢却知道,这十几个时之间,所长一直站在这里,除了发布命令,就是默不作声的看着海面,别说吃饭,连口水都没喝过!

谢更知道,所长昨晚被赶出房之后,一晚上都没有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