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看上去很美

“我们可以进行假设,在地球上两个地方进行通讯,如果传送一条信息需要十年的话,信息的价值还有什么用处。我不知道外星生命是如何传递信息的,但是可以肯定是,外星生命不可能用人类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这样显然是行不通的,也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当然,我不是否定你的做法,只是认为你研究的思路有问题,就好像有学者在研究使用量子传递的技术,将物品从一个地方快速的传输到另外一个地方,也许这种技术以后可以传送有机生命体,至少这种技术会在未来大有用处。如果你想听我有什么建议的话,那就是把研究的方向转到时间和空间上,也许我们可以找到制造虫洞和曲率发动机的办法,或者是利用虫洞和曲率技术进行星际旅行,所有事情都是相对的,我们看外星人很美,外星人何尝不是也在看我们。”

明显陆天宇的话刺激到了郑翰之,多年来研究的成果被陆天宇无视了,失落、不甘、愤怒让郑翰之脸颊不停的抽搐,就像有人突然告诉郑翰之,你手中的名画是赝品,让谁的心里都无法接受,情绪低落是很正常的事情,就算是爆发也不奇怪。

接受了郑翰之的礼遇之后,陆天宇感觉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就算不对也要说出来,这是一种态度也许这样不够婉转,甚至有些无礼,自己没有感到这样做有什么不对的。

见死不救和明知道不对而不出手阻止,这样的事情陆天宇做不出来,眼看着郑翰之在探寻外星文明的道路上越走越黑、越走越窄,陆天宇感觉自己有必要提醒,郑翰之可以不听劝住,陆天宇认为自己做到了一个朋友的义务。

“你是说曲速理论?”

“翰之兄,你是一名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手上掌握着巨大的资源,虽然无法和联盟实验室相比,但是并不差多少。人类不可能以光速穿越星际,外星人当然也不会,现在可以看见的两项穿越星际的技术是:虫洞和曲速理论,就我看来想掌握和控制虫洞还很难,但是曲速理论的研究已经存在许多年了,是最可能变为现实的一种技术,如果能实验成功的话,你将是走出地球的第一人。”

人类历史上向来不缺乏伟大的科学家,他们改变了世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狄拉克提出反物质推进器,彼得·希格斯发现了上帝粒子,人类前进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走出非洲森林的那一刻开始,人类不断的征服世界和未知的世界,以前海洋、现在变成了太空。

海姆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探索“超时空动力”的概念,他提出:曲速航行就是利用时空扭曲和时空跳跃实现超光速飞行。他认为强力磁场就可以制造引力场,以高速推动宇宙飞船。如果磁场足够强大,宇宙飞船就可以进入一个比我们所在的时空更高的二度次空间,以超光速航行。当磁场一消失,宇宙飞船就会重返现在的时空。

“在爱因斯坦四维时空学说上,加上海姆的二度次空间,宇宙就变成了六维时空,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知道旋转的磁场可以消弱或者抵消引力的磁场,从而是飞船离开地面,这一理论完全可以用于飞船的曲速航行中……。”

郑翰之突然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面前站着的陆天宇,就算自己以前的物理泰斗导师也不可能把空间和六维时空解释的如此清楚,难道陆天宇年纪轻轻已经跨进了物理学的最高殿堂。

郑翰之在惊叹陆天宇的渊博学识,而陆天宇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随口说出来的理论只是脑海中闪过的火花,自己的特长是电子机械工程,而不是什么物理空间学生涩无法理解的理论研究。

自己怎么能在一个科学家面前大放厥词,这是在玷污科学,自己还是太年轻冲动了,“不好意思,刚才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这不是班门弄斧吗?虽然郑翰之只有三十多岁,可是在学术上的造诣绝对不是自己能比拟的。

郑翰之很聪明,浓浓的书生气并不能掩盖郑翰之的思维判断力,也许是不愿意把精力放在家族的管理上,也许是根本参与家族的事务,郑翰之选择了学术研究和逃避。

作为家族的第一法定继承人,郑翰之竟然不参与家族内部的事务,这让陆天宇很难理解,难怪郑昭韵会如此的热心帮助郑翰之。

作为旁观者,有些话不是陆天宇一个外人应该说的,陆天宇自然会选择性的失明了。

“我推测欧洲人的上帝,犹太人的先知,玛雅人的祖先,甚至佛家的释迦摩尼……,都可能受到过外星人的帮助,或者有可能就是伪装后的外星人,这些事情都可以从一些匪夷所思的故事中看出端倪,虽然我只是猜测,但是我坚信外星人并没有离开过地球,也许他们就藏在我们找不到的地方,密切的注视人类的发展,天宇,你认为呢?”

陆天宇同样坚信有外星人的存在,至于为什么现在无法和外星人取得联系,这就要问外星人自己了,陆天宇不想管外星人的事情,这种事情没有研究探寻的必要。

“也许你的想法和判断是对的,不过既然外星人现在不想与地球上的人类联系,我们为什么还要寻找外星人呢?如果说外星人在一万年前已经来过地球,按照外星人的科技,完全没有必然隐藏自己,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要好。”

地球上除了联盟之外,还有很多国家不愿意加入联盟,他们虽然过的没有联盟好,但是并不想获得联盟的帮助,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和理想,在他们眼里联盟就像是外星人,而自己更像是地球人。

陆天宇很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要执着的去寻找外星文明,难道外星文明能帮助地球,还是外星人能给地球带来什么,两种不同的文明之间必然会产生强烈的摩擦和碰撞,不管是礁石和水,还是地球和彗星,两者接触的结果总会有常人无法预料的结果发生。

“我不这样认为,人类应该寻找更高级的文明,参与到宇宙的探索之中,地球只是人类的摇篮,人类不可能永远躺在摇篮里,宇宙就像人类的另一片海洋,只有走出地球才会真正的理解生命的含义……。”

至于在这一点上,陆天宇和郑翰之很难有共同的语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可是人类并没有强大到可以走出地球的一步,还没有学会如何走路的人类竟然梦想着飞出地球,这是多么滑稽可笑的事情。

陆天宇不想反驳郑翰之的理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郑翰之的梦想就是寻找外星文明,和外星人接触,至于后果,郑翰之也许没有考虑过。从这一点上说,政府隐瞒了外星人的存在,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政府扮演的角色更像一个家长,看护着自己的孩子不受到外界的打扰,无知和愚昧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原以为郑翰之的外星人实验室只是一个纯学术性的地方,在郑翰之的介绍下,陆天宇发现自己错的有些离谱,或者自己一开始就把郑翰之的实验室当成了郑氏家族给郑翰之的玩具。

郑翰之的实验室跟其他的实验室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是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在研究的领域上有不同的侧重点,郑翰之的实验室更加专注对外星文明的科技、文化和信息研究,通过研究外星文明,掌握更先进的技术,当然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是围绕着外星文明展开的。

实验室通过研究岩画上的外星图案,制造外星飞船的模型,从而研究飞船的性能、材料、动力及其他控制设备,虽然研究并没有什么重大的进展,但是至少打开了另一扇窗户,也算是有所突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