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怨怼

锦绣人间 十七纬 4499 字 2024-04-23

不,不是孟家和陈家,而是这两家背后的主子,赚大发了!

会是谁?

太子?二皇子朱简数?三皇子朱综霖?五皇子朱信之?

不,没有那么多人。

裴谢堂轻轻闭上眼睛,在脑袋里过了一遍所有的可能,很快得到了一个最为稳妥的嫌疑人。

朱信之的背后有曲家,曲家没参与进来,于家族没有好处,损人不利己,不是这些老谋深算的朝臣的办法。反而因为朱信之毒杀了自己,引得高行止愤恨继而江湖人不满,得失太过明显。另外,朱信之身后有曲家,没理由会找不相干的陈家孟家帮忙。所以,绝不可能是朱信之。

至于朱综霖……

裴谢堂甩甩头,朱综霖有一点好,就是极为重情义,他身后的家族也不允许他如此操作,此人可以排除。

那么,就剩下两个人。

二皇子朱简数,太子殿下朱深见。

朱简数是孟贵妃的儿子,这人多年来一直都很想当上皇帝,但孟家一直不表态,故而谁都不认为他有希望。尤其是知道孟家陈家联手扶持太子后,朱简数的嫌疑更小。就拿朱简数的人脉来说,也绝无可能下这一盘棋。

只有一个人了。

裴谢堂裂开嘴角:“想不到,太子竟然这样恨我,亏得我一直没发现。”

明白了是谁在背后捅刀子,这事儿就不难想了。

首先,要接近自己,必得打探到最为可靠的消息,还有人比西北军更合适吗?但西北军将个个嘴巴紧,要想探听消息没你们容易。既然打探不到,不如送个人成为西北军将。

孟家和陈家选中了李希。

裴谢堂猜测,最初,李希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除掉裴拥俊。可惜,裴拥俊比起女儿来聪明数倍,让他们一直没有机会得手,一拖就拖到了裴拥俊去世,裴谢堂掌权,于是,属于两家的机会来了。

李希成为西北军,同裴谢堂关系还不错,孟家觉得可以做文章,将李希送到了京外大营的岗位上,并通过联姻关系稳固同李希的连接,再利用李希结识西北军将,并让李希结识京城要员。这些人同李希关系好后,就开始了惊天巨网的编制,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矛盾激化。

裴谢堂同周同辉本就不共戴天,再加上裴衣巷,裴谢堂必定乱了分寸没了理智,所以,利用裴衣巷一再挑衅,不愁裴谢堂不上当。

至于周同辉这边,则由李希做中间人,牵线认识田燚和周同辉,一步步促成两人的兄弟情。在初四那天晚上,田燚邀请周同辉做客家中,完事后送周同辉回去,周同辉死于中毒,证明在田燚家中时,或许就已毒入骨髓。

第三步,引蛇出洞。

当时陶志勇来禀报裴衣巷失踪,裴谢堂一路追查,线索都太巧合的指向了周同辉,如今回想分明是有人有心为之。

裴谢堂猜测,他们事先绑走了裴衣巷,杀死周同辉,藏尸书房就为了等待自己开门的那一刻,抓个人证物证俱在!

接着,就是高明的第四步,贼喊捉贼。

案发后,孟家和陈家第一时间到御前告状鸣冤,求得宣庆帝旨意,立即抓捕裴谢堂。然后,不听口供、不问证据,先定杀人罪。毁尸灭迹,混淆视听,将各种各样的罪名往她身上推,引得宣庆帝震怒失望继而不管不问。同时,为了避免她有高招洗冤,将一切推给她心头最不愿怀疑的那个人——朱信之。

戮心之痛,蚀骨焚情,她万念俱灰之下,忽略了多少自不用说!

裴谢堂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滚了出来。

“老高啊,想我裴谢堂半生戎马,流尽血汗都不死,你说,我怎么就栽在了这些肮脏的勾心斗角里?”

“可笑,太可笑了!”

“我用血肉回报国家,国家未来的储君却还我以刀剑,我好恨啊!”

这个故事跟裴谢堂的母亲白氏有关,是一出感情纠葛。

那时候,宣庆帝还没起义称帝,裴拥俊只是西北一个偏将,有一回带兵经过神农岭时,因神农岭林深地形复杂,故而像当地人求助,当时白氏恰好路过,变成了指路向导。

青年男女,又是男人英俊女人美丽,从神农岭穿出后,两人就看对眼了。

后来,白氏鼓起勇气来到军营做军医,同裴拥俊并肩作战,两人感情渐笃,没多久,裴拥俊到了神农岭求娶白氏,结为了夫妻。

成婚那一天其实不怎么愉快。

有人来砸场子,砸场子的这个人就是周同辉。

这人多喝了二两酒,横冲直撞的闯入内院,扯着白氏说她本该是他的,不准嫁给裴拥俊,还当场要将人抢走,将白氏吓了一跳。

她是个外表柔弱内心刚强的女子,被人如此闹了婚事,气的差点提刀杀人。

裴拥俊却是提了刀的。

他听说后只是冷笑:“她是你的?你对我的妻子说一句喜欢,她就必须跟你,你可不可笑?周同辉,好好撒泡尿照照你自己什么德行,才配说喜欢她。”

周同辉回他:“你现在能看好她,你不能看好她一辈子,她总有一天是我的。”

这话彻底将裴拥俊激怒,他将周同辉从内院打到外院,旁人纷纷拉不住,生怕闹出人命。幸好周同辉会武功,才不至于血溅当场。但是,周同辉也吃了亏,被狼狈扫地出门。

两男争一女,京城最好的谈资。

不过一夜之间,白氏成了千夫所指。

心高气傲的她受不住这些流言蜚语,变得有些抑郁寡欢。

裴拥俊更为心惊的是周同辉的话。这个人睚眦必报,他对白氏的安全十分不放心,至此之后,无论去哪里都要将白氏带着。大周末年,他四处征战,得知周同辉调入御史台后心中十分不安,不得不将白氏带着去出征,以至于后来发生了很多憾事。

大周末年,寒铜军中伏,为了救他性命,白氏为他拔毒,他好了,白氏却中了毒,虽然毒解了,可从此以后白氏变得体弱多病。

同年,白氏生下裴谢堂后撒手人寰。

白氏葬礼那天,周同辉哭着跑来质问裴拥俊:“你没保护好她,你害死了她,我会报复你的。”

裴拥俊万念俱灰,对他再不搭理。

只是没想到,有一天,这笔上辈子的债会被周同辉翻出来,向裴谢堂讨要。

卑劣!

裴谢堂听得很气愤。

因知道了这些事,下次,周同辉再来借故接近裴谢堂时,裴谢堂一瞪眼,恨恨的说:“你害死了我娘,你休想来骗我!”

周同辉脸色微变:“害死你娘的是爹,是他无能,顾不住柔迦。”

柔迦是裴谢堂母亲白氏的闺名。

裴谢堂气愤的大声说:“要不是你威胁我娘,我爹不会把我娘带在身边。我娘又不喜欢你,你老是惦记别人的妻子,你恶不恶心?”

童言无忌,真相戳心。

周同辉如被她捅了一刀,痛得脸都扭曲了起来:“你胡说,她是喜欢我的,只不过是被裴拥俊抢走了!”

“我娘从来都只喜欢我爹一个,她看都不看你。”裴谢堂鼓着腮帮子:“你害死了她,还有脸找我们裴家报仇,你的脸皮真厚,还不知羞,用我们东陆的话来说,你就是个败类,是个疯子。你走开,我不会跟你走的,等我将来长大了,我一定会给我娘报仇!”

那次之后,一晃眼数年,周同辉没再挑衅裴家人。

直到宣庆十七年裴拥俊病倒,周同辉才再次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