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的男人冬季出远门去打工,年底回来,开春在家种地,给贵人们干活,一般都是建筑修缮活,也出海打鱼,回来卖给那些来避暑的外来人。女人们在家织网、种菜、管理地里的庄稼。
现在是隆冬,张家的男人都已经出去干活,家里只有当家的张四海和一些女人,雨桐和张云飞与老二家住对面屋,隔壁院子就是老大和张四海住的院子。
太阳下山,屋里渐渐冷了起来,炕上的温度倒是没降,外间偶尔传来燃烧柴草噼啪声和人的时断时续说话声。
张家三个儿子在张云飞成亲后就开始分开过,但是有活还是要一起干,尤其男人们不在家的时候,或者农忙时。
诸葛雨桐联系了一下空间,空间好像还在进化,雨桐叹口气,随后释然,人不可能总凭借金手指来改变境遇。门帘被挑起,雨桐睁开眼看到一位二十多岁的小妇人抱着柴进来,看到她睁开眼道:“三弟妹,醒了?正好药已经熬出来了,我这就生上火,你起来先喝口粥再喝药。”
“谢谢二嫂,我这是什么毛病?”
“呵呵,还没恭喜三弟妹呢!你快当娘了!头三四个月当心这点,等胎像稳了就好了”孙氏笑道。
雨桐装作无措又有些欣喜和羞涩,慢慢坐起来,“爹娘都知道了?”
“知道了!娘可高兴了!就盼着你能给老三剩下儿子!”
雨桐笑笑,穿鞋下地,帮着往地炉子加劈柴,火苗猛烈地燃烧起来,孙氏盖上盖子,“走,今天娘说去那边吃,孩子们都过去了”俩人到了婆婆王氏屋里,炕桌已经摆好了,玉米红薯粥的香味弥漫整个房间,孩子们都上了炕,大嫂吴氏正收拾桌子。
“爹、娘、大嫂”雨桐进屋叫了人。
张四海嗯了一声,王氏忙道:“老三家的,快上来做!好些了没?”
“睡醒就好多了!谢谢娘!”
“都是一家人,不用客套,你大嫂把药熬好了,吃完饭喝了,这几天身子不舒服了就过来吃,再有一个月啊,老三他们也快回来”王氏唠叨着。
“知道了娘”雨桐从善如流,难得遇到这么通情达理的婆婆。饭后各回各屋,雨桐把炉子里填好了火,温了温药喝掉,自己怀着宝宝,自然好生养养。躺在炕上想着自己要过的日子。附近林子和荒草多,只要勤快冬天到不至于挨冻。
因为张家人总能找到活计,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起码温饱能解决。家里猫冬主食一般都是玉米和高粱,外加红薯白菜、干鱼虾、干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