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地主婆 1

但是人家命好,家里有亲戚在革命队伍,土改定成份时早就告诉了家里。高地主也是一个狠的,当即把所有土地给了租户,家里铺子也便宜处理了,家中财物主动捐给政府。

等工作组下来时家中就剩下一个大宅子,划分地主?没了土地怎么划分?没土地当然就定不了地主成份。

财物又都捐出去了,剩下一个大宅子,那么多人口你也不能不让人家住!上面还有人帮着说话,下来的人里还有间接的亲戚,最后只能定了富农。所以命不好的冯老五成了替罪羊,村里不能没有典型!再加上不会说话,顶风发表破坏言论,不整他整谁?当即被拉走作为反叛典型处理。

心情不好加上折腾一番,冯老五一病不起,好容易好了些,雨桐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才让他心情好了很多。土地被没收,但是也分到该分的口粮田,不干活就等着饿死,一家人的活计落到了身体还没恢复很好的冯老五身上,好在夫妻俩都不是真正的少爷小姐,干活是没问题的。

除了开始斗.争严厉些后,大家慢慢接纳了成分高的人家,以前富贵那是以前,现在不都跟他们一样了吗?心理平衡后,村里人也就不再那么排斥,夫妻俩被安排劳动改造,除了自己家的土地,还有村上的街道也要清扫,这些都可以接受。

孩子刚长到四五岁的时候,上面又来了运动,冯老五作为典型再次被抓起来,连续的批.斗,击垮了一个人所有的意志。好在还有媳妇和孩子,冯老五咬牙忍着,身上的伤痛和外面的寒冷让他再次躺下。

作为反派没资格生病,手上没钱,求医无门,伤寒感染了幼小的儿子,诸葛雨桐给那些人磕头,只求让大夫给丈夫和儿子看病,哪怕给一些药也好,头磕出血来也没能感动那些人,反而说她搞封建!地主、地主的狗崽子怎么能享受人民的待遇?有上面那些人看着,村上即使想救都不敢上前,孩子第一个离开了两人。

心里那点希望寄托没了,身体上和思想上的折磨让冯老五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在一个寒冷的冬季,村上出去拾粪老田头看到河边上挂了一个人,等走近才看清是村上新晋地主冯老五,

死了?那就是畏罪自杀!

好在村上有可怜诸葛雨桐遭遇的就帮着把冯老五埋了,诸葛雨桐便成为村上唯一的一位地主婆。她委屈,但是谁相信?他们刚回来的时候,冯老五为了给自己媳妇抬高身份,说雨桐是一大户人家的小姐,他说的没错,是小姐,谁又知道是干着丫头活的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