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唱片机放在石桌上,拿着陈旧的唱片吹了又吹,这才播放。
“冬走涪陵夏行船,鲁子敬摆酒宴聘请圣贤~”
太平歌词的曲调在院子里回响,郭大纲为之沉醉,三人眯缝着眼睛,摇头晃脑。
……
转天早上,从四合院的小土炕上起床,郭大纲一早就出去了,因为今天他要去做那“华夏相声大会”的招牌。
奈何囊中羞涩,招牌做不起,只做了个红布黄字的横幅,好歹算是有个幌子!
中午刘先生给他们做了饭,吃饱喝足之后,一切完毕,三人坐公交车去小剧场。
美滋滋挂账横幅,也算有了“字号”。
三人坐在小板凳上,瞪着时间,可有一点,就是他们谁心里都没底,经历了两天的“繁华”,紧接着就是惨淡,谁能受得了!
“去,快板!”
郭大纲又朝吕青一努嘴,轻声说到。
吕青却没胆儿了,昨天让人浇了一身泔水,今天哪还敢在门口唱。
“哥,我……”
“快去吧,昨天出事,今天不能了,他家不可能一天就攒那么多泔水!”郭大纲撇着嘴,十分认真地说到。
“这……也对!”
吕青点点头,硬着头皮往外走,站在门口,往日都是乐么滋的,今天却提心吊胆。
“呱呱……”
打起板儿来,未曾开口他先往上瞅了瞅,生怕再掉下来什么东西。
瞅着上边没有窗户打开,他才战战兢兢开唱,头却不敢低下来,仍旧四十五度角仰着,还挺有“文艺范儿”。
“唉,打竹板!”
确认安全,才敢开口唱词。
“打竹板,小屁孩儿,你嘴里唱的全是杂儿!”
嘿,这不是砸场子嘛,也不知是谁,跟着他的点开唱,唱的,全都是损人的词儿。
三人吃饱喝足,已经晚上九点。
本想各回各家,但刘先生今儿高兴,要请二位去他家住一晚。
这对郭大纲和吕青来说,可是莫大的荣幸。
国都四合院,无数人向往,也有好多四合院打出“民宿”的招牌,对外出租。
住一晚,就要几千块,却仍旧有数不清的人争相体验。可这对郭大纲他们来说,简直天价。
……
“哇塞,这是火烈鸟吧!”
一进门,吕青就发出感慨,这么古朴庄严的宅子,怎能不让人艳羡。
“对啊!”
刘先生呵呵一笑,打趣说:“你的‘招子’可比大纲亮,他第一次来,说这是外国鸡!”
郭大纲无奈低头,心说,这个梗老先生算是记住了。
三人谈笑,穿过跨院,到了第二进,院子里鸦雀无声,更没人迎出来。
好在是夏天,绿叶,红花,还算盎然生机,倘若是深秋,萧瑟劲儿就别提了。
“坐啊,我去沏茶!”
刘先生似乎习惯了,偌大的院子,就他一个人住。
“甭麻烦了,先生,聊会天就挺好!”
“那哪行,到咱家了,怎么都得招待!”
说着,刘先生往屋里走,郭大纲赶忙跟着。
吕青则坐在葡萄架旁的小亭里,扶着石桌,感慨万千。
郭大纲跟刘先生进了客厅,华丽的吊灯打开,金色的光芒填满整间屋子。
刘先生呵呵一笑,拉开墙边大柜,里边是各式各样的茶叶。桶装,袋装,盒装的;龙井,普洱,碧螺春,应有尽有。
“爷们儿,喝什么水?”他乐么滋问到。
郭大纲都看傻了,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茶叶啊!
“都,都行!”他愣呼呼说到。
“得,给你来最贵的,蒙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