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男人很挑剔,撇着大嘴挑,几百个人,只有三人上了车。
电三轮掉头而去,大门再次紧闭。其余的人垂头丧气。
看眼前的场面,郭大纲顿感心酸,干什么都不容易啊!
“嘟嘟……”
忽听破发动机声,这声音有点像“加特林”,他十分熟悉。
一转眼,就见方越多骑着“小绵羊”,颤颤巍巍过来了。
后边跟着一辆二八自行车,是唐先生,一路猛蹬,好像在跟方越多飙车。
“小绵羊”停下,吕青从后边跳下来,方越多体格宽,吕青坐在后座,被挡得严实,刚才还没发现。
唐先生也到近前,偏腿从车子上下来,气喘吁吁。
远见一辆“212”吉普,呼啸而来,正是白尤,载着刘先生。
几人寒暄一阵,白尤开车离开。
郭大纲拿出名片,给导演打电话。
还别说,这次的导演很客气,说让他们在门口等,派车去接。
不多时,场门再次打开,又是一辆电三轮,群演们再次提起精神,一股脑围过去。
“郭大纲,谁是郭大纲?”
站在车斗里的剧务拿着喇叭喊话,郭大纲一听,立马往起蹦,毕竟围的人太多,而他长得矮,不蹦起来,很难被发现。
“我,我是郭大纲!”
人们散去,纷纷向他投来艳羡的目光,似乎都没想到他长成这样,竟然也能做“特邀演员”。
剧务点点头,朝他挥手。
郭大纲带着队伍上前,爬上电三轮,开进影视基地!
……
换好衣服,找导演说戏。
张潇涵说过,这次是两天的过场,想必戏份不会少。
一想到这,郭大纲心里还有点小兴奋。
就这样,五个并排站好,等导演“检阅”。
这导演也是个“大胡子”,穿着“多袋马甲”,这两样特征,似乎是导演的标配。
只不过他瘦一点,带着墨镜,十分精神,上前看着这五位,连连点头。
一个小黑胖子,一个大眼儿灯,一个“地中海”,一个溜肩膀,还有一个,胖的没人样,像堵墙似的。
这五位,真是各有特色!
“导演,您看我们行吗?”
郭大纲乐么滋,鞠躬说到。
导演点点头,微微一笑,说:“行,太行了!”
说完,他半摘墨镜,挑着眉毛问:“你们谁是,是……班主,哦,谁是班主?”
“我,我!”
郭大纲呵呵笑着出列,还举起了手。
“哦,好,我给你们说说戏!”
导演点点头,说:“很简单啊,你们演民国艺人,在街边撂地演出,两天的过场,最后跟主角有对手戏,主角是华仔!”
“华仔!”
郭大纲一听,激动的差点从地上蹦起来,华仔,全国人民的偶像啊!
“哎呀,不是那个华仔!”
导演满脸黑线,解释说:“是张华,没那个华仔有名,但演过不少戏,你听说过没?”
“呃……听过,有名,有名啊!”
郭大纲尬笑,心里有种莫大的落差。表面笑嘻嘻,心里p。这人,他从没听说过。
“然后呢?”他问到。
导演一捋胡子,又说:“还会有打戏,估计你也没问题!”
“啊?打戏我可能费劲!”郭大纲讪笑说。
要知道,文戏能蒙混,打戏可混不过去,一招一式都得讲究,稍有偏差都不行。
可导演丝毫不在意,吧嗒两下嘴,吸着鼻子说:“你放心,你绝对能行,不会打,还不会挨打吗?”
“挨打?”
郭大纲一震,心说,为了赚点钱挨顿打可不值!
导演赶忙安慰道:“你放心,演戏而已,不真打你,会借位的!”
“好,那行,那我们现在?”
“你先去那边桥上,演撂地的艺人,你们五个,随便说相声就行,也算当个背景!”
导演往不远处一指,轻松说到。
“得嘞!”
郭大纲一笑,带着队往前走。
前边是一座古风拱桥,桥下是碧绿色的水渠。两旁都是民国风格的建筑物,颇有“小桥流水人家”之美。
当然了,景色只有一点儿,用于拍摄取景而已。
影视基地很大,囊括了各式各样的场景,群众演员也很多,但也都是背景,真正出彩的,永远是主角儿!
……